“你爸太过分了!” “他怎么这么懒啊!” “你爸就知道工作,回家就知道玩,也不知道他对家有啥贡献!” “别听你妈的,神经兮兮!”等等。 这种情况有时是吵架后发生的,父母分别在对方不在场的情况下,跟孩子讲对方如何如何不好、不对,一半是解释,一半是争取同盟。也有时是跟孩子一起做某事时,触景生情,把对方拎出来批评一通。 我的一个来访者就曾这样告诉我:“高二时我和爸爸特别对立,就是因为听了我妈的话。我觉得把我爸看透了,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我爸肯定觉察出来了我的不满,我俩矛盾特大。后来我发觉我爸并不像我妈说的那么坏,而且如果你真的觉得我爸坏,你可以离婚啊,为什么要跟我说,破坏我爸和我的感情啊!所以后来我又特别烦我妈。” 对孩子的长久伤害 父母本是孩子世界中的两根顶梁柱,如果这两根柱子不仅不和睦,还互相指出对方不高大、不牢固,那岂不是意味着孩子的世界变得低矮狭小,甚至可能倒塌? 在背后数落完对方的不是后,三口人又会聚在一起,家长犹如忘了刚才的抱怨,仍能共处,孩子会作何感想呢?是觉察出说坏话一方的虚伪,还是对另一方的不满? 1)互相诋毁会让孩子左右为难,最终会对两位家长都不满。这是家中只有一个孩子时常见的情况,就像上面举的那个例子一样。家中有两个以上的孩子时,父母常常各找一个同盟,将父母间的矛盾转嫁到了孩子之间,造成孩子间的隔阂甚至是终身的仇恨。 2)互相诋毁的夫妻会让孩子对婚姻、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当面对自己的另一半时,孩子会自然地产生不信任感——“不知道你背后怎么说我呢”!不信任足以毁坏爱情和婚姻。 3)互相诋毁的夫妻会让孩子对所有的人际关系失去信心,并困惑不已。比如:关系再好也会互相说坏话吗?关系再坏表面上有时也要虚与委蛇、忍耐着在一起吗?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1)父母心中的不满和抱怨不好向亲戚朋友说,以免人家听了笑话,可是又忍不住,就只好向孩子说。 2)自己无力、不能解决矛盾,又不甘心接受这样的结果,必须要在孩子那里扳回一局,才觉得自己有面子,或者才认为是解决了矛盾。 3)虽然在争吵中放弃了继续论战,表现出忍让,暂时掩盖或转移了矛盾,但实际上怒气未消,也并不接受对方的意见,背后当着孩子用语言攻击对方,其攻击性不仅没减轻,还表明了懦弱的特征。 4)以为自己这是采取了一个好的策略:避免正面冲突,又没耽误教育孩子。却没有想到这是避开了正常的交流渠道。在背后说坏话,是沟通中最不好的形式。 5)太注重面子,一定要跟孩子表明对方不如自己,或者向孩子解释自己。 6)总是认为自己最正确,没有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意识和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做? 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家长能忍住。有矛盾要么自己去当面解决,要么自己忍住了。 记住一点: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另一方的坏话,因为另一个人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 。 文:曲韵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心欣向荣” (wapp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