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带着孩子在小区玩,遇到邻居,都会教孩子打招呼。结果,我家娃不是翻白眼,就是躲一边。 我略显尴尬,起初觉得特别不好。后来,看孩子这样的时候,我就主动模仿他打招呼,这样轻轻带过。尊重孩子,不过分强求。 “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有礼貌, 赶快说阿姨好呀!” 回到国内三个星期,不管是到别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场所与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导、半强迫地要他们手中或怀中的幼儿跟我打招呼。 比较不怕生的孩子,总还顺着大人,腼腆地轻声说“阿姨好”,个性较为内向、敏感的,就抿着嘴、一边往后缩,一边钩着眼睛看我,不说就是不说。 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觉得尴尬,觉得自己没把孩子教好,忍不住开始以责备的口吻说着“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有礼貌......”之类的话。 个儿小不表示自尊线也很低每一回听见大人这样说孩子,总觉得好不忍心。 我曾经是小孩,现在又天天与幼儿相处,深深了解被大人说“没礼貌”的感觉,是一种羞愧,也是一种挫败。 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败的是自己做不好,让成人失望。而这种种的感觉,都得同时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被揪出来。 更或许,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的自尊心也被漠视了,所以现在长大了的我们,也看不见幼儿的自尊心? 我们看不见那站在巨人丛里的小小孩,对陌生人的畏怯。我们看不见小小孩的罪恶感,因为连他心爱的爸妈(甚至爷爷奶奶)也觉得他不够好,在所有大人的注视下数落他。 是的,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教孩子”的责任是尽到了,绝对不会落人口舌。在所有的“目光”下直接给孩子贴标签(没礼貌、太吵、不听话......),“警惕孩子”的目地达成了,犹如离“好孩子”的目标也愈来愈近。 但是羞辱有用吗?以羞辱为手段的幼儿教养,会有什么问题呢? 1、这是语言的暴力 以羞辱为手段,所遇见的第一个悖论,是语言的暴力。 假如我们的社会体系,认为让一个人羞愧,会很快地收到教养功效,那直接面对面地运用“没有礼貌、你将来完蛋了、你这样没人会喜欢你、你真麻烦、真倒霉生到你......”等语言是不是就理所当然了? 这类的语言,直接攻击个人的自尊,让人觉得渺小、一无是处,所达成的效果就是羞愧。孩子生活在这类的语言下,成就的是大人的愿望,牺牲的,是孩子自身的尊严。 伤害孩子的尊严,最大的影响就是孩子觉得不应该正视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觉。伤害孩子的尊严,所带来的长远影响是,他们日后也不会正视他人的想法、情绪和感觉。这样的轮回,所带来的漠视情绪,甚至情绪伤害,永无止境。 2、这是在忽略孩子的成长需求 小小孩对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 你一定记得,你的婴儿在五个月大前,任谁抱都可以。但在六个月大前后,突然间,除了妈妈(主要照顾者)外,犹如看谁都不顺眼,谁抱他,他就扭头大哭。我们通常都以“陌生人焦虑 ”,来形容这个现象。 虽然这个焦虑,会在一岁半后,逐渐淡化,但随着年纪渐长,在面对陌生人的那一刹那,他们会有一些直觉的警觉。他们会静静的看着陌生人,犹如是在以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去观察“这个人安不安全?”、“他对我好不好?” “陌生人焦虑”让孩子只接近对他成长有利的人,让自己与那个人产生情感上的连结和依附,并从那个依附里发展安全感。而在幼儿阶段养成的警戒,又何尝不是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透过那样的能力,逐渐学会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是很遗憾的,许多成人在引领幼儿接触他第一次遇见的人时,会忽略掉幼儿的这个观察,这道“安检”过程。 更让孩子担心的是,他还来不及反应,这个陌生人,就会靠他很近,摸他的头、拍他的脸。雪上加霜的是,在错愕下,自己心爱的爸妈(主要照顾者)还责备他“小孩子不能没礼貌、害什么羞嘛、不听话、让大人丢脸......”。 在这几重因素下,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感觉和想法重要吗?大人怎么想,小孩也该立即这么想;大人认为要有礼貌、见人就得嘴巴甜的叫人、打招呼,那小孩也该立刻这么做。孩子会认为不这样听话,就不是好孩子,不是吗? 3、这是在建立孩子的罪恶感 在幼儿的成长旅程里,他们会碰到一个成长上的难题:罪恶感。 它与幼儿“好奇、主动探索”的热情,紧密相连。 当自己依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究这锅里有什么?去试探我这样做,他是不是就会这样反应?这种种试探的结果,却也可能打破某样东西,或惹毛了哪个人,与成人的意愿和秩序相左。 于是孩子会愧疚自己让大人生气,把“自己不好”这样的罪恶感加诸在自己身上。 同样的道理,当幼儿因为需要时间去观察陌生人,却得不到认可,又听见成人一再说自己无礼时,他会产生罪恶感。 一则可能孩子觉得愤怒,反而不去做;二则也可能孩子觉得自己太差劲,就不得已顺从了。不管是绝不依从或暂时顺服,两者都忽略了孩子个人的想法和情感,也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 反抗不依,自己不好;依样顺从,也因为自己的感觉有错,还是不好。 孩子会从尊重中学会礼貌那要如何做,才能让幼儿学会和人打招呼?最重要的关键,仍是尊重。 最有效的办法是示范和引导。以我在书店看到的场景为例:有个妈妈手里牵着四岁大的孩子,在书店里遇到好友。两个大人几句寒暄后,妈妈对着孩子说:“小涵,这是王阿姨,她是妈妈的好朋友。” 王阿姨在离孩子有一点点距离的地方,蹲下来,对小涵笑一笑说:“你好,小涵,我是王阿姨。” 王阿姨等了一下下,接着说:“你的娃娃好可爱。” 王阿姨又断断续续的与妈妈和小涵对话,然后在她离开前,她说:“小涵好可爱,小涵再见。” 妈妈说:“跟王阿姨说再见。要不要抱王阿姨一下?”小涵有点害羞地说再见,然后走到王阿姨跟前,抱了她一下。 在这个例子里,我看到了王阿姨的尊重 :她给孩子空间和时间去观察她;她先善意地打招呼,主动关心孩子喜欢的东西;不强迫孩子马上响应,耐心等待孩子的响应。 同样的,我也看到了妈妈的尊重 :她不强迫孩子要马上打招呼;她先介绍大人给孩子认识,亲身示范如何与人问候;她等到孩子安心后,再引导她如何做;并询问孩子的意愿。 那一天离开书店后,我在一家公司的楼下碰见友人。才一见面,他立即对着他那三岁的外甥说:“快叫李阿姨”。静寂一秒后,他催促说:“快叫人,小孩子不能没有礼貌。” 而我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静静地对他微笑,慢慢地说:“你好,我是李阿姨。你不认识我,有些害怕,对不对?” 我想藉由这样的说法,让小孩安心,也提醒那个大人。但无奈的是,那个看不见小孩心情的大人又继续说着:“这么没有礼貌......”眼看着那嘴巴越抿越紧的小孩,心中也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 最近有好几个妈妈问,“孩子忽然不爱和别人打招呼了,显得特别没有礼貌,怎么让他/她改呢?”我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一定要强迫孩子改呢? 我写过很多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比起管教孩子,最重要的是尊重孩自的生长发育规律。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谈问题,才叫“科学育儿”。 否则,不管我们的目标看似多么有理,初衷多么为了孩子好,都有可能造成“害大过爱”的结局。 例如,有的家长会发觉,孩子5个月时,见到陌生人咯咯笑,人家摸摸小手也不畏惧,长大了反倒“怕生”了,总想把孩子“纠正”回原来的样子。 但其实是因为,孩子小小的时候不懂什么叫陌生,随着长大,他能分清里外人了,开启了自我保护机制,不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了,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那就随他去,永远不和人打招呼了吗?”当然不是,我不提倡的是急迫的强求。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分辨他人的友善,并友善地回应,但要按照孩子的步调来。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家长都是一见人就要客气,生怕得罪别人,急忙拉着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的? “快叫李奶奶!” “快叫王阿姨!” 孩子还在懵懂中,就被贴了标签--“这孩子,真是的,没礼貌!”只为一时的面子,牺牲的是自己孩子的尊严,值得吗? 对孩子来说,站在他对面的,是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有畏惧和逃避是正常的,所以,下次我们不妨试着先向孩子介绍:“这是爸爸妈妈的好朋友,阿姨也很喜欢你,想认识你一下,你和阿姨打个招呼好吗?” 如果小家伙愿意,就多给他鼓励,如果他还有些羞涩,就多给他一些机会,要相信,我们的珍宝一定能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