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中有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利湿通黄。但是很多朋友表示对利湿通黄这个词很是不解,所以本篇文章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并有利湿通黄的中药与大家分享。 利湿通黄是什么意思: 脾虚,所以下焦有湿热(利湿),所以小便不畅(通淋),黄疸是脾病,近代说是肝病是曲解,脾虚是根源,黄疸病皮肤会黄,补脾治本(退黄); 利湿是利水渗湿的简称(可以理解为利尿,消除痰饮。痰饮包括痰和体腔内的异常液体),退黄是利胆退黄的简称(黄指黄疸, 黄疸是常见症状与体征,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 利湿通黄的中药: 1、茵陈 茵陈,中药名,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250px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至花初开时采割,除去杂质和老茎,晒干。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花茵陈”。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蓄血发黄者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1)《伤寒论》:茵陈、栀子、大黄。治伤寒八、九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 (2)《玉机微义》:茵陈、附子、干姜、灸甘草。治寒湿阴黄,手足逆冷,脉沉微细等。 (3)《食医心镜》茵陈羹:除大热黄胆,伤寒头痛,风热瘴疟,利小便。以茵陈细切,煮羹食之。生食亦宜。 2、金钱草 金钱草是一种常见植物,而且是一种中药材,他主要功效就是可以预防结石和利胆排石可以说对结石有非常好治疗和预防作用,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清利湿热,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治石淋、热淋亦可单用取效或与海金沙、鸡内金、石韦等同用,以增强清下焦湿热、通淋排石之功;石淋兼有肾虚见症者,可与补肾之桑寄生、胡桃仁等配伍应用。此外,金钱草用于水肿、臌胀,内服、外敷均有利尿消肿之功,用于肺热咳嗽,小儿高热,是取其清热解毒作用。 3、虎杖 虎杖,中药名,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带下,风湿痹痛,痈肿疮毒,水火烫伤,经闭,症瘕,趺打损伤,肺热咳嗽。孕妇慎用。 (1)治*经闭不通,结瘕,腹大如瓮,短气欲死:虎杖根百斤(去头去土,曝干,切)、土瓜根、牛膝各取汁二斗。上三味,以水一斛,浸虎杖根一宿,明日煎取二斗,内土瓜、牛膝汁,搅令调匀,煎令如饧。每以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若病去,止服。(《千金方》) (2)月水不利:虎杖三两,凌霄花、没药一两。为末。热酒每服一钱。又方:治*经不通,腹大如瓮,气短欲死:虎杖一斤(去头曝干,切),土瓜根汁、牛膝汁二斗。水一斛,浸虎杖一宿,煎取二斗,入二汁,同煎如饧。每酒服一合,日再夜一,宿血当下。(《圣惠方》) 4、地耳草 地耳草,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味苦、平。归肝、胆经。功能与主治: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黄疸热淋,恶疮,肿毒,毒蛇咬伤。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外用适量。置干燥处。 5、垂盆草 垂盆草,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甘、淡,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脾胃虚寒者慎服。 6、鸡骨草 鸡骨草,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鸡骨草还可在春夏潮湿季节用来煲汤作食疗。本品种子有毒,不能直接入药,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干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