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的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很多地区都会用来滋补身体,那蛤蚧的尾巴为什么会断?原理是什么? 蛤蚧的尾巴为什么会断: 蛤蚧(大壁虎)的尾巴是容易断的,但是可以再生长的。蛤蚧的尾椎骨中有一个光滑的关节面,把前后半个尾椎骨连接起来,这个地方的肌肉、皮肤、鳞片都比较薄而松懈,所以在受到攻击的时候尾巴可以剧烈的晃动身体,通过尾部的肌肉力量来收缩,就会造成尾椎骨在关节面处发生断裂,以此来逃避敌害。 蛤蚧断尾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尾巴是以糖原的形式而不是单纯以脂肪的形式贮存能量,而糖原更容易释放能量,所以刚断下来的尾巴的神经和肌肉尚未马上死去,并且会触发反射弧,使尾巴会在地上颤动,可以起到转移天敌视线的作用,因此在民间还流传着大壁虎的断尾巴会钻到人的耳朵里去的荒谬说法。断尾以后,自残面的伤口很快就会愈合,形成一个尾芽基,经过一段细胞分裂增长时期,然后转入形成鳞片的分化阶段,最后长出一条崭新的再生尾,但与原来的尾巴相比,显得短而粗。 不过,大壁虎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断尾,因为断尾毕竟是它身体上所受的严重损伤,不仅失去了尾巴上储存的脂肪,而且还因此而失去了它在同类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求偶时,尾巴完整的大壁虎对于失去尾巴的大壁虎有着极大的优势。 你知道蛤蚧断尾的原理是什么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