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的专注力好吗?孩子的专注力会影响学习成绩,那么在平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就是被你的这些行为破坏的! 三岁的乐乐在专心搭积木。他想搭建一座“房子”,可每次还没搭好,“房子”就不幸倒塌了,乐乐很伤脑筋。 可让乐乐更伤脑筋的是,姥姥和姥爷总是不停地“骚扰”他: “乐乐,你回头看姥姥一眼。” “乐乐,给姥爷唱首歌吧。” “乐乐,快,喝点水。” 这样的场景是否让你觉得熟悉? 每次看到、听到,都暗暗为孩子感到生气,更为家长们感到惋惜,因为大人根本没意识到,他们正在充当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就在昨天播出的节目中,沐沐宝宝也遭遇了这样的难题。 妈妈十分烦恼小沐沐连三分钟都坚持不了的“热度”,专家却从观察中发现,真正一直在打扰孩子的正是这对父母。 “沐沐我们来认认小鸟吧!” “沐沐来和爸爸玩这个。” ...... 看这对父母的亲子陪伴模式,简直是恨不得给孩子一分钟换八个场景! 这种陪伴方式,显然才是孩子专注力不够的“元凶”! ◆ ◆ ◆ ◆ ◆ 也许你会和沐沐爸爸有相同的观点: 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太正常了嘛!长大了以后自然就好了! 或者说,搭积木、玩玩具这都是在玩啊,不专注有什么关系?以后上课专注不就好了! 甚至可能还会觉得,看宝宝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忙活来忙活去的,真是非常可爱、有趣了。 要真是这么想,那等孩子上了学,你可千万别来抱怨: “我们家孩子怎么上课总走神啊!” “老师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连作业布置了啥都不知道!” 为什么这么说? 这就要先解释一下专注力是什么了。
专注力是指一个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人的注意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注意力缺陷,常常是许多学习差学生的共同特点。 换句话来说,专注力是需要进行后天训练、培养的“个人能力”,而不是先天决定的“天赋”。 有很多家长很担心宝宝会输在起跑线上,急吼吼地去报一堆学前辅导班,殊不知比起入学之前识了多少字,专注力这样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真正急需的。 ◆ ◆ ◆ ◆ ◆ 专注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幼儿时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颜氏家训》有言:“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也就是说,幼年时期是培养儿童专注精神的好时机,长大之后,思维容易涣散,再想培养专注力就困难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一般说人无法静下心做事,总是会说他是“浮躁”。脑袋里同时运转的事情多了,自然就会“浮躁”,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一件事。 而对于幼儿来说,TA们的世界还非常单纯,一个简单的玩具就能让TA们乐呵一天。 另一方面,孩子越小的时候对于父母的依赖性也越强,父母更容易进行把控和引导;而等到孩子正式开始学习了,孩子不回过头来哄骗你就不错了,想要这个时候才来引导孩子,基本上就难上加难了。
如何识别幼儿的专注状态 幼儿的专注力就是指幼儿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关注一件事,对其他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之而不知其味”,表现出很强的抗干扰性。拥有良好专注力的幼儿在集体教学、游戏、交往等行为中具有明显的特征。 归纳起来就是: 孩子在保持专注的时候是安静的;眼神是平静的;脑子是在思考的。 幼儿阶段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玩。能不能专注的玩,自然也就等同于能不能全神贯注的学习了。 至于如何培养幼儿的专注力...... 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保护。 你可以适当引导宝宝在游戏中的思考,而不是在TA专注的时候三番五次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