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咱们的新手妈妈爸爸来讲,对于孩子护理方面真的是会遇到很多的棘手问题。因为宝宝还小,所以宝宝的身体发育以及免疫力等等都基本上才是起步阶段,所以病菌什么的就很容易找到宝宝,侵害宝宝的身体,让宝宝受到伤害,一般就表现为:宝宝感冒、发烧、腹泻咳嗽...... 这个时候,对于毫无经验的新手妈妈来讲,宝宝的这些常见病症也成了大病,束手无策的家长,就只有急慌慌的带着宝宝去医院,求助于医生。 不过也有一些家长,还是觉得,既然是宝宝的常见病症,那么是否能够自己就帮助宝宝减缓症状呢? 这不,就有家长在网上问道:“宝宝6个月了,一大早起来突然就发烧了,刚量了体温都快39℃了,人也很没精神的样子。我不想给她吃药,怕有副作用,请问有什么特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吗?” 其实还有不少的家长和这位年轻的妈妈一样。但是小编想要问问各位家长,难道孩子发烧了真的只能够始终坚持着“首选物理降温,万不得已才吃药”的做法吗? 还有那些情况是在宝宝发烧之后,家长的那些“坚持”是错误的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或许你就曾经或者正在进入这些误区哦~~ 误区四:量体温首选水银温度计 不少人总认为水银温度计最精确,所以应该是孩子发热时量体温的首选。实际上,包括美国儿科学会在内的很多国际权威机构都不再建议使用水银温度计了。因为水银温度计在使用时一旦破碎,里面的水银挥发后很容易被人体吸入,从而导致中毒。 (1)电子体温计安全、准确、测温速度快、易读取,相对水银温度计来说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但是这种体温计只适合测量口温、肛温和腋温,如果是小宝宝的话显然不太适合。 (2)在孩子不太配合量体温的年龄阶段,建议选择耳部红外体温计。 误区五:降温不及时容易导致热性惊厥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宝宝发烧了如果不及时给孩子降温很容易导致热性惊厥。实际上呢? (1)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虽然是发烧,但这种惊厥的发作往往带有家族遗传性,而且一般在发热开始的几个小时内发生。 (2)并不是说体温高就一定会导致热性惊厥,有些宝宝发热不到38.5℃时就有可能发生抽搐,而有些宝宝即使体温超过40℃也并不会发生抽搐。 (3)没有充分证据显示退烧药可以降低热性惊厥的风险。 (4)发生热性惊厥还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发病年龄6个月至3岁较多见。一般等到孩子5岁以后,就极少再发生热性惊厥了。 (5)单纯的热性惊厥一般不会引起大脑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瘫痪、智力障碍或死亡,而且大约98%的热性惊厥患儿不会发生癫痫。 误区六:体温超过38.5℃必须马上吃退热药 一般来说,国内医生们一般都建议腋温超过38.5℃时使用退热药物,美国专家的建议则是39deg;C以上。 (1)是否吃退热药最好综合参考孩子的精神状态和症状表现。如果他体温39℃,但能吃能喝能玩,而且精神和往常一样,那也并不需要着急用药。 (2)不建议叫醒孩子吃退热药。还有的妈妈,孩子夜间发烧时,如果测得的体温超过了38.5℃,尽管那一刻孩子已经睡得很香了,也非要想方设法把孩子叫醒喂退烧药,其实大可不必。 因为服用退热药的目的其实是缓解发热带来的不适,如果他睡眠很好说明发热并没有让他很难受。 (3)3个月以内的宝宝只要体温超过38℃,应该立即就医;3个月以上的宝宝出现发热,一般建议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6个月以上的宝宝需要药物降温的话,建议服用布洛芬。 误区七:发烧会烧坏脑子 “小孩子发烧得赶紧降温,不然会烧坏脑子的”,这样的说法是不是常听老辈们说起?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发烧能烧坏脑子。一般来说,41℃以下的发烧并不会对脑神经组织直接造成伤害。 老一辈人坚持认为“发烧会烧坏脑子”实际上是因为有孩子发高烧后脑子确实出了问题,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孩子罹患了脑膜炎、脑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或高温中暑了,所以才出现了脑损伤。 误区八:发烧了输液退烧快 其实身边很多年轻家长早已走出这个误区了,但是仍旧有不少人尤其是老人坚信打吊针退烧速度最快最有效。 实际上,是否要输液并不是根据体温高低或发热持续时间长短来决定的,而是针对引起发热的病因而言的。 一般来说,只有严重细菌感染或者脱水等情况下才需要输液治疗。另外,打退烧针虽然退热快但风险大,孩子高热时服用退热药、多饮水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其实,关于孩子发烧我们存在的误区还有很多,老辈很多的处理方法也并不见得都正确。 孩子发烧了,千万别迷信一些网络上所谓被“转疯了”的神奇退热方法,也别听老人的建议给孩子盖厚被子捂热发汗来退烧,高热时什么方法都不会比服用退热药更安全有效。 简单一句话,发烧本身真没那么可怕,家长们大可不必太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