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5岁组的儿童患龋齿的概率高达50%-66%,也就是平均两个小孩就有一个小孩有龋齿。可见培养宝宝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所以,孩子长牙了之后就能够独立的吃饭了,给父母省了很多的事,但是孩子的牙齿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的牙齿没有护理好,就容易长虫牙和龋齿,对孩子的成长和饮食都是十分不利的,那么,什么是龋齿,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一、乳牙龋齿对恒牙没关系? 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小孩子坏牙没关系,反正以后也会换牙,换牙之后就好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乳牙龋齿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对宝宝是很不利的。因为如果乳牙龋坏,进而引发牙周炎或牙髓炎,感染到恒牙胚,导致恒牙釉质的发育不全,会影响宝宝恒牙的萌发。 如果乳牙过早脱落,旁边长出的恒牙占了它的位置,原本乳牙下面该长的恒牙“无家可归”,就会发生斗争,牙齿就会错位,参差不齐,影响美观。 而且乳牙龋齿的龋洞也会让宝宝在进食的时候发生疼痛,影响宝宝进食,也进而影响宝宝的发育。由于疼痛,宝宝就会习惯用另一侧的牙齿咀嚼,这样会让宝宝的颌骨发育不对称。 二、为什么宝宝容易龋齿 宝宝的乳牙本来就很柔弱,乳牙的的钙化程度低,耐酸性差,再加上宝宝都很喜欢吃糖果、饼干,还有软软的糕点等,这些都是糖分含量高,容易沾牙的食物,这些食物残留在宝宝的牙齿里面,很容易发酸发酵,导致龋齿。 (1)1岁半~3岁刷牙习惯养成记 1岁半的宝宝已经会站立了,家长可以挑选软毛的宝宝专用牙刷、漱口杯、口味牙膏等,从刷牙用具开始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这个时候的重点是让宝宝对刷牙有直接的印象,带动宝宝的积极性,不要太苛求宝宝的动作是否正确。 该时期教宝宝刷牙仍然应该更注重“游戏的快乐”这个时期的宝宝有很强的模仿性,可以通过给宝宝看类似的绘本、动画,帮助宝宝培养刷牙习惯的养成。 (2)3~6岁独立刷牙走起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从能力上来说已经可以掌控刷牙这件事情了,但是他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刷牙、不能坚持,因此家长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对刷牙感兴趣,在自愿的状态下保持这个好习惯。 当然,这个时期仍然非常需要因势利导,根据顺其自然的原则,培养宝宝的兴趣,千万不要为了刷牙弄得宝宝又哭又闹,这样虽然刷干净了牙齿,却留下了心灵阴影,得不偿失。 (3)远离伤牙坏习惯 在生活中一些小习惯不加以纠正,就可能酿成大错,给宝宝带来痛苦。妈妈们要及时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 1.吮指 儿科专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安全和温暖是婴儿所要求的。在婴儿的一定发育阶段,吮指是完全正常的,一般在2岁末会自动消失,1岁半以前可不必破除吮指习惯。 吮指习惯超过3岁半,牙颌畸形的恒久性将明显增加。如果习惯延长到混合牙列时期(6~12岁),则可能发生永久性畸形。因此必须及时干预矫治。 2.舔舌 一些宝宝习惯用舌舔未萌出牙的间隙或正萌出的牙及龋齿牙等,这些喜欢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牙颌畸形,需要进行相关干预和治疗。如果宝宝仅仅是因为好玩舔牙,就要经常提醒宝宝不要舔牙齿,并做些游戏分散宝宝注意力;必要时可以戴固定或活动的矫治器进行矫治。 3.咬东西 6岁前的宝宝中,咬下唇或咬笔、咬被角的孩子比较多见。这种习惯可造成上牙前突,上下嘴唇闭不上,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开唇露齿,需要宝妈及时制止。 孩子从长牙开始,父母就要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比如在晚上睡觉前三个小时不要给孩子进食,多喝水清洗口腔,早晚各刷牙一次,少吃糖,吃了糖之后要及时的漱口和刷牙,只要养成了护理牙齿的好习惯,龋齿自然会远离宝宝哦。 还有对学龄前儿童可以在下唇上涂不良味觉的食物,必要时可戴矫治器破除;大些的孩子可学习吹箫、笛等乐器,在加强了唇肌的张力后,此种习惯较易破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