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后护理正文

产后出血和晚产后出血的区别

举报/反馈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出后24小时内**流血量超过500ml,俗称产后大出血或产后血崩。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位居我国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

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通常估计失血量仅为实际失血量的一半,故实际发病率更高。

导致孕妇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子*无力,子*内胎盘有残留物、产道裂伤、子*内翻、子*破裂、子*复原不良等因素。

产后出血和晚产后出血有什么不同

1、出血时间不同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相对晚期产后出血而言,产后出血也被称为早期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 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500ml。多见于产后1-2周发病,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又称产褥期出血。

2、出血原因不同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依次为:子*收缩无力、胎盘胎膜娩出异常、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而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碎片残留。

近年来随着各地剖腹产率的升高,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其中,剖腹产术中处理不当致子*切口裂开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由妈妈育儿网(https://www.roadlady.com/)小编编辑整理

上一篇:42天与30天月子区别 最大区别居然是这个

下一篇:生完孩子便秘怎么调理 便秘可怕解决办法简单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产妇产后脱发怎么办

月子妈妈穿衣需要注意的六在原则

不能洗头、不能吹空调 夏天这样

新生儿时期的各种状况

推荐阅读

产后同房疼怎么回事 产后同房干涩很疼怎么办?

断奶后还有乳汁分泌是怎么回事

产后骨盆修复有必要吗 盆底肌受损后遗症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