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炎(bv)是**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它是一种由**加特纳菌和一些压氧菌的混合感染,导致**内微生态平衡失调,引起的**分泌物增多,白带有鱼腥臭味及外*瘙痒灼热的综合征。 一、病因 1.间接接触感染 接触被细菌污染的公共厕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感染。 2.性传递 是导致发病的原因之一,女方有症状者至少有10%的男方有细菌性尿道炎。 3.大量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改变了**的微环境,致病的细菌病原体大量繁殖,导致局部的细菌性**炎发作。 4.过度讲究卫生 有些女性为了保持卫生,经常采用药用洗液来灌洗**,很容易破坏**的酸碱环境,容易感染上细菌性**炎。 二、临床表现 10%~50%的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自诉有鱼腥臭味的灰白色的白带,**灼热感、瘙痒。 白带增多并不是本病的特有症状,如淋病、霉菌性**炎、滴虫性**炎都可以出现白带增多的临床症状。本病患者多为育龄妇女,起病缓慢,自觉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分泌物检查有如下特点:①ph值达5.0~5.5,比正常高。②白带为灰色或灰绿色,均质,如面糊样黏稠度,可有气泡。 ③有烂鱼样恶臭。妇女*经后或*交后恶臭加重,性伴侣**器也可发出同样的恶臭味。④合并滴虫或念珠菌感染者可出现外*瘙痒、**烧灼感或*交疼痛等。 本病常可合并其他**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可受到合并症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当合并淋球菌感染时,**分泌物表现为明显脓性并可出现尿痛、排尿困难等尿路刺激症状;合并滴虫感染时,可出现泡沫状**分泌物,瘙痒加剧,呈奇痒;合并念珠菌感染时,**分泌物可呈现为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三、治疗 1.一般治疗 保持外*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品。勤换内裤,用温水洗涤,不可与其他衣物混合洗,避免交叉感染。 2.药物治疗 (1)甲硝唑 目前认为有可靠疗效,每日2次,连服7天。 (2)甲帕霉素(克霉灵) 共用3日。 (3)甲砜霉素(喜霉素) 对多种革兰阴性及阳性菌有效,且对厌氧菌生长有良好疗效,也可选用。 (4)尚可选用洁霉素及氨苄青霉素。近年来,主张对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3.局部疗法 可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如甲硝唑栓,每晚1次,连用7日。 4.合并症治疗 检出其他病原体者,针对其他病原体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注意全身情况用药,可同时给予支持及免疫疗法,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5.性伴侣治疗 男性性伴侣同时予以治疗。 细菌性**炎可分为嗜血杆菌性**炎、棒状杆菌**炎、压氧菌性**病炎、加特纳菌性**炎等。它可通过性接触传染,所以一旦感染了细菌性**炎应该立马到医院就诊,因为该病细菌菌体较顽固,不易杀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