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帕金森患者确诊后接受了药物治疗,但由于疗效欠佳等原因遗憾地放弃或中断服药。其实,这其中有很多问题原本是可以解决的。 在帕金森病治疗之初,医生为了确定患者是否能适应抗帕金森病药物,往往会从小剂量开始运用。如果患者可以适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医生便会逐渐加大药物剂量,直到发挥较大疗效。因此,当早期用药效果不明显时,患者不可因此而对药物失去信心。 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惧怕药物的不良反应,没有按照医生所交待的剂量服用。说明书中,往往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描述得很详细。一些患者看完之后,便过分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为说明书中所提到的不良反应都会发生。于是,他们便自行减量,甚至根本就不服药,这样自然控制不住病情。实事求是地讲,抗帕金森病药物的确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这些反应只要及时告诉医生,医生可以调整药物的剂量、用药次数,或同时合用其他药物,这样大多数的不良反应都是可以克服的。 上述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忌惮三分,服药时畏手畏脚,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症状有较大改善,他们便以为药吃得越多效果越好,于是自作主张加大服药剂量,结果引发了各种不良反应的出现,如口干、头晕、便秘、低血压、不能自控的舞蹈动作等。 有些患者服药时机也存在问题。像美多芭最好在空腹时服用,否则会影响其吸收,降低疗效。所以提倡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而且,食物的成分也同样需要注意,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如肉类、鸡蛋、牛奶等,往往也会影响美多芭的吸收,最好等药物起效后再食用。另外,每天的服药时间最好相对固定,不要忽早忽晚不规律。 有些患者服药3-5年后,会发现药物的疗效在减退,患者以为身体产生耐药性。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往往是疾病不断进展的结果。病情的加重,导致疗效的降低,出现这种情况的速度因人而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用药。 每个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应当将药物的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的退行*病变,需要长期治疗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能力和质量。因此诊断明确以后需要定期的医生随访并坚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