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健康正文

父母陪伴孩子的心理艺术

举报/反馈

我们都说这世上没有差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自然这个对老师的要求是极高的,同理,每个孩子只要不是疾病方面的原因,生来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问题的出现其实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关注。

对于具有恐惧、焦虑、偏执违拗、拒绝入托、厌学的孩子,良好的陪伴艺术会使这些有了心理问题孩子的状况大有改观,那么,父母的陪伴艺术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就来介绍一下我们推荐的四种方式:改善交流、游戏陪伴、行为引导、故事暗示。

改善交流,它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父母比较坚定地怀着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愿望,及时觉察、关怀自己突然出现的情绪,在和孩子的交往中,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当即识别和分析自身情绪反应中可能蕴含的心理问题。只有这样,父母的意志才不会变成自己情绪的奴隶,父母能够驾驭自己的坏情绪的,重新获得理性,父爱、母爱才能真正投向孩子的身上。这很关键,很多父母从各种心理学书籍、讲座里获得了大量的知识,但就是实际当中用不上,原因就在于根本问题没去解决。有了上面的前提条件,父母就可以掌握和运用我们下面讲解的改善交流的三个技术:情绪呈现技术;独立意志技术;心理支持技术。

情绪呈现技术就是要让孩子的情绪得以合理的呈现。分为两个步骤:关注接纳和支持呈现。上一集里我们说了几种少年儿童典型的心理问题表现,不管是儿童恐惧、还是偏执任性、新环境焦虑、还是厌学,都会反映在一些具体的事件中,或者是同伴关系中的不适应、师生关系中的不适应、群体不适应、环境不适应、学习不适应,或者是一些创伤性事件,每当孩子遇到事情或者遭受挫折的时候,来到父母面前,或者哭诉,或者沮丧,或者气愤,或者焦急,父母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做出不恰当的反应:

第一种反应可能是忽视、敷衍,你还在忙着自己的事儿,或者脑袋里想着其他的问题,不管嘴里怎么说,孩子肯定能感觉到你拒绝和他交流,他就会变得心灰意冷。

第二种反映可能你立刻给予过度的安慰,那种娇宠式的安慰,恨不得立即把他揣到自己温暖的怀里。不但问题并不会因此而解决,孩子的心理力量还会被这种方式抽取掉,他不会成长,反而会退行。

第三种假豁达,“没什么嘛!”“咱大方一点!”,孩子会感到很别扭,因为他不但没得到支持,反而得到的实质是一种否定,不被理解,撞上一面软墙。

第四种,大道理,你立即给他讲一番充满智慧的哲理,用一件很好的东西去把孩子的脑袋搅浑。

第五种,馊主意。就是立刻给出具体建议或者要求。你给他出的主意再高明也是馊的,因为孩子在那个时候不可能吸收并真正转化成自己的行为方式,行动必须有心理力量基础才能付诸实际。

那么什么方式是正确的呢?首先要关注,注视着他,全神贯注地听,然后是接纳,表现出你能听懂,也能理解,如果这时候孩子表现得非常伤心,一个抚摸或者拥抱也是接纳。接纳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最实在的安慰,它给了孩子最基础的支持。接着就是等待并支持孩子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宣泄呈现出来,如果孩子的情绪自己呈现有困难,父母也可以用一种询证的方式支持孩子表达出来(“看起来你很失望”,“你觉得很不公平”“这有点让人心寒”这样的带有试探性归纳的语言)。情绪呈现之后,孩子就有条件获得独立意志。

接下来第二项技术:独立意志。在刚才讲的情绪呈现之后,孩子会释放出一种力量,就是探索问题解决的力量,因为这时候坏情绪的牵制和干扰因素降低了,孩子也从接纳中获得了安全感,俗话说有了依仗,于是他自然会把释放出来的心理力量用在解决问题上面。父母要把依照自己的意志解决问题的权力还给孩子,并且尊重孩子自己给自己出主意的设想过程、行动过程、和处理结果。尽管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很幼稚,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但是那是他宝贵的自我经验,孩子就需要犯很多错误,经历很多不完美。如果父母做到了交还权力,就会惊喜地发现,他的方式和结果绝不会一成不变,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越来越成熟,结果越来越理想,甚至有时候会反倒给你上一课。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顺利地接受自己的权力,也有的孩子表现出一种过度依赖,“我该怎么办?”“我不会解决”“我想不出来办法”,这时候就需要父母鼓励孩子积极独立地思考,训练他独立意志的能力。用一种信任的态度告诉他,“我相信你”,“办法就在你聪明的脑袋里”,或者是一种提示“上一次你遇到了那个问题,我觉得你做得很棒”。这就是独立意志技术,归纳起来就是:交还权力、全程尊重、鼓励思考。

改善交流的第三项技术,积极支持技术。要求父母做到两点:消灭魔咒,真诚欣赏。孩子最怕家长唠唠叨叨,那种唠叨弥漫在整个空气中,让人头昏脑胀、无处藏身。所谓唠叨,就是抱怨加上啰嗦,是一种效力最弱、副作用最大的交流方式,因为它最大的功能就是激发坏情绪,即使唠叨达到了目的,孩子也是本着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为了逃避伤害被迫去做事,结果能好吗?同时,唠叨是一把“老刀”,走进孩子的心灵是需要被邀请的,孩子经常会向父母发出这样的邀请,这需要父母能及时读懂孩子的“请柬”,不被邀请就强行进入就是入侵,对孩子来说,有时候就像一只牡蛎被刀子撬开一样难受。不唠叨,一是要言语练达明快,二是要尽量减少指责性的语言,直接说出当前的情况,比如房间很乱,你可以说:“我看见客厅里尸横遍野,立刻打扫战场!”,这多好!还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很担心你写不完作业,没法和我一起去游乐场了”,即便你非常生气,也不要愤怒地罗列一堆孩子的错误进行批判,那叫泄愤,但是完全可以表达呈现自己的愤怒,“我气得马上就要爆炸了,还有五秒钟爆炸,一、二、三!”。但是唠叨还不是最具杀伤力的,最可怕的是父母的魔咒。有些家长是天生的预言家,最擅长给出坏的预言,“你考试肯定不能及格”,“你早晚摔得头破血流”,有时候自己亲自证明自己的预言“你今天晚上肯定挨打!”。结果是预言经常灵验,越是灵验结果越坏,结果越坏,后面的预言准确度越高,最后,父母的预言变成了附在孩子身上的魔咒!这个魔咒必须由父母自己亲自破除。反过来,富有建设性的、解决孩子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真诚欣赏,父母要有意识地强化自己发现孩子长处和闪光点的能力,并且真诚而不矫作地表达出对孩子的欣赏,这种表达一定要用事实陈述的客观方式呈现,而不是直接戴高帽。这在前几集就说明过。这对孩子成长是最有利的,一是孩子得到了鼓舞,获得了正面力量支持,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强化了自己的长处,二是孩子会跟着内化父母的这种积极的待人处世态度。

改善交流方式不仅仅有益于亲子关系,上面说的这些交流的观念和方式也完全可以并且应当在社会关系中发挥效能。不光是对孩子,如果在对朋友、对同事的沟通交流中也秉承这种理念的话,你就会成为朋友和同事心中最受信赖的人。

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第二种艺术:游戏陪伴。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游戏像天使一样陪伴儿童,游戏让孩子宣泄情绪、陶冶性情、获得知识、掌握技巧、领悟规则、扩展关系。对于儿童来说,他的认知、领悟力、抽象思维能力、内省力、自控力还没有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所以,一旦出现了心理问题,很多心理治疗技术难以发挥功效,游戏就成为了一种儿童心理问题的最佳治疗方式(尤其是10岁以下的儿童)。一般的父母并不是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士,不能通过游戏对孩子进行系统治疗,但是,父母陪伴孩子做游戏,往往发挥出比普通心理治疗方式更好的作用。况且,儿童需要父母陪伴游戏,父母应该满足孩子的需求,而且应当用心投入到游戏当中。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玩儿的游戏有很多,比如:角色扮演游戏(过家家)、玩偶游戏、手偶表演游戏、黏土或者橡皮泥游戏、绘画游戏等等,父母可以让孩子选择他现在喜欢的游戏项目。父母怎样和孩子做游戏才能够对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发挥效能呢?

父母不是治疗师,所以父母在孩子游戏中的功能就不是结构性治疗。父母的作用是:陪伴、鼓励、客体呈现。他是一个忠实的游戏参与者。父母在与儿童的游戏过程中应该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认真投入。和孩子平等地玩儿,共同协商建立游戏规则,带头遵守游戏规则。千万不要动辄上纲上线,文以载道(你看,小熊只有认真学习,小松树和小刺猬才喜欢他呀),这是自作聪明之举;也不要刻意引导(小狐狸不怕大老虎,别躲起来!)这是家长主宰游戏方向,把孩子推到了边缘的从属地位,父母反而应该鼓励孩子构建游戏方向;游戏中更不要轻浮戏弄,以为和孩子游戏就像老叟戏顽童,高高在上。父母只要呵护好孩子的游戏热情,就成功了一半。

第二,关注情绪。父母在游戏当中要关注并且试图引起孩子的情绪表达。比如:“小松鼠在哪里呀?”“藏在蘑菇底下”“它为什么要躲起来呀?”“它怕被大灰狼捉走”,或者:“小男孩在干什么?”“他要把小猫咪绑起来”“之后呢?”“把小猫咪送到车里,放在摩天轮的小屋里”。父母通过这种方式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条件来借助游戏中的角色来投射出自己内心的情绪。并且有一种机会脱离自己,从第三者的角度来认识和整合藏在自己心里的这些情绪。父母发现孩子的情绪之后甚至不必有一点干涉,随着游戏持续多次做下去,会发现孩子在游戏中的情绪会慢慢朝着好的方向转变。其中道理相信大家会懂得。

第三,启发内省。父母在游戏中通过鼓励表达式的提问,启发孩子呈现内心世界,将关注力从外界事物转向内心,比如:“小狐狸是怎么想的呢?”“小花鹿为什么这么伤心呢?”“怎样能让小花鹿心情好起来呢?”等等,这样就为孩子的内省和领悟打开了一扇门。

面对上集提到的恐惧焦虑、偏执暴躁、社交焦虑的孩子,在游戏中宣泄、呈现、整合自己的情绪,会对症状的改善有相当的帮助。除了这些,比如入托焦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的几个月里,父母就可以经常和孩子玩一玩幼儿园游戏,孩子、爸爸、妈妈轮换担任小朋友、幼儿园同伴、幼儿园老师等等这些角色,让孩子在内心里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且潜移默化地学到一些社会化的规则,这对那些可能会拒绝入托的孩子是十分有益的。

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第三种艺术:行为引导。行为引导包括三项技术:第一是行为契约。面对孩子的问题和孩子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孩子列举出几种办法,然后和孩子一起逐一分析商讨,去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和不符合其他规范的方案,双方共同认可后,共同签署一份家庭契约,并且有奖励措施和罚则。这是行为治疗中的一种方式,实践中很有效果。第二是放松治疗。让孩子学会放松技术,这个技术在很多心理书籍中都有,网站上一搜索到处都是,大家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认真练习。学会了放松技术,整个一生在各种情况下都会受益。第三是先易后难。比如说对待入学焦虑的孩子,可以教给他使用放松技术对抗他的焦虑情绪,同时可以先上中午后的两堂课,再接回来,或者先上他最喜欢的体育课或者美术课,等到这种课时安排下他的反应基本正常了,焦虑降下去了,再增加他第二喜欢的课程,这样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可以正常上学的状态。

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第四种艺术:故事暗示。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对孩子心理成长的意义众人皆知,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过多说明了。这里我只强调故事改善心理问题的一个疗效原理,就是扰动情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比如一个女孩儿总是反复检查她的作业,5遍10遍地检查,这就是无效情绪了,是一种强迫行为。她的父亲有一天问她:“我看检查三遍就足够了,为什么那么不放心?”,女孩儿说:“万一要是有错误呢?我得对我的作业负责!”,父亲突然故意板起脸说:“我看你对我太不负责了!”,女孩儿一愣,这位父亲说:“你每天看我一眼就管我叫爹,万一我不是你爹呢!”,女孩被逗得哈哈大笑。这就是扰动她的情绪链条,用无厘头的嬉笑稀释她的紧张焦虑。再比如说儿童恐惧,孩子怕鬼,它的情绪链条是:黑夜=鬼的时间--鬼有神秘恐怖的力量--人碰上鬼立即完蛋--人也害怕黑夜。我曾经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大致是:一个人来到了鬼的国家很害怕,但他总是看不见一个鬼,后来发现鬼一见到人就吓得躲起来,因为人只要吹一口气儿,鬼就会变成一只大肥羊。于是,人把自己装成了鬼的模样,走在半路真的遇上一只鬼,鬼确认他不是人才敢和他结伴同行,半道上这个人向鬼吹了一口气,鬼竟然变成一只懒羊羊,人捉住羊吃了一顿涮羊肉。晚上睡觉前讲完了这个故事,孩子被逗得嘎嘎直笑,类似这样的故事经常讲,孩子对鬼的恐惧就会大大减少,因为情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被破坏掉了。一个最有意思的例子就是《聊斋志异》,经常看《聊斋志异》的人不会害怕女鬼,也不怕狐狸精,因为整部《聊斋》讲的都是遇到女鬼和狐狸精之后便交上了好运:除恶霸,中状元,娶娇妻、发大财,遇见鬼就是中了超级大乐透,谁还怕鬼呢?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几种陪伴的艺术,希望大家在掌握了它们的原理之后,还能够创造性地发展出其他的更好的交流方式。拥有了良好的陪伴艺术,爱就可以在家庭当中自由流动,父母爱的温暖就可以直接照射到孩子的身上,而不是被耗竭在琐事和冲突之中。就是在这样的爱的流动和融合中,孩子重新获得了希望的品质、意志品质、目的品质和勤奋品质,父母也获益于美好的关系,从而能够完成一个成人的人格成长任务,就是获得了爱的品质、繁衍发展的品质和智慧贤达的品质。从关系角度来讲,这不也是拜子女所赐吗?

现在,您了解了吗,先要改变的是您,家长自己,而不是孩子,您的改变将促进孩子的改变,这就叫做共同成长。

上一篇:这里窄小的女人竟大多命不好

下一篇:哪些原因让你疲劳嗜睡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爱和自己说话是病吗?

生命的感悟 自己也是风景

心理烦躁上火该怎么办?

偏执型人格障碍如何治疗

推荐阅读

老人浑身难受查不出病 小心焦虑症

婚前恐惧症的表现:面对婚前恐惧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

依赖型人格障碍如何自我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