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疾病是一种因为心理影响身体的疾病。如果我们的心理长期处于抑郁的状态,那么就会导致我们的身体机能出现异常,这大概就是心身疾病发病机制。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就必须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 心身疾病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各种因素之间又互有联系和影响。目前对其发病的机制主要有两派:心理动力学理论和心理生理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 这一理论始终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各种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代表者Alexander 认为未解决的潜意识的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变化,作用在相应的特殊器官和具有易患素质的患者而致病的。 例如,哮喘的喘息发作和咳嗽症状被认为是“被压抑的哭喊”,目的在于得到他人的帮助;生活环境中对爱情的强烈而矛盾的渴望,可伴随胃的过度活动,具易患素质者就可能引起胃溃疡。因而他们主张对心身疾病的治疗,只是查明并解决所谓致病的情绪因素和心理矛盾。 心理动力学理论发病机制的不足是片面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把躯体疾病的许多症状都解释为潜意识中情绪反应的象征,影响了对其他病因的研究和全面治疗。 心理生物学理论 这一理论以Cannon的情绪生理学和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为基础。采用量化研究方法来研究有意识的心理因素,如情绪,与可测量到的生理、生化变化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情绪对一些躯体疾病的影响很大,对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某一器官和某一系统影响更为明显。 此外,他们还探索了心理社会刺激引起的情绪是通过什么途径引起生理生化变化而致病的。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不仅重视对心理生理障碍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而且把心理因素扩大为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强调了人们对环境刺激的心理生理反应,即强调了心理社会的紧张刺激对人体的影响以及机体对疾病的易感性、适应性和对抗性等概念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心身疾病怎么治疗 西医治疗 除了对各种具体患病器官的对症治疗外,大部分心身疾病患者是适用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以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为主要目的。 目前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抗焦虑药物有:丁螺环酮、苯二氮窧类,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米氮平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可服用谷维素以调节脑功能。 对于难治的病例也可以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无利培酮、奥氮平或喹硫平。 中医治疗 由于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对心身疾病特别适用。临床资料表明,小柴胡汤、龙骨牡蛎汤、半夏厚补汤、承气汤、甘麦大枣汤、逍遥散、建宁汤等常用方剂,对精神因素引起的躯体病理反应者有良好效果。 为了能使用得当,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使用。针灸对消除症状可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但应循证取穴,配合电刺激以增强效果。 其他治疗 此外,还有松弛训练以及理疗、水疗、体疗、气功、太极拳、催眠和暗示治疗、道家认知治疗等,对心身疾病均有一定疗效。 如何确保自己心理健康 一、当您遇到不顺心或挫折时,多做跑步、转圈、疾走、游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化解不良情绪有奇效。 二、当您感到心情烦闷、莫名烦躁时,请多去晒太阳。着名精神病专家缪勒指出,阳光可改善抑郁病人的病情。 三、当您心情压抑、需要宣泄时,别忍着,尽情的哭吧!日本心理专家研究发现,哭喊可使压抑心理得到尽情宣泄,同时,由不良情绪产生的毒素,也可借由哭喊排解出来。 四、好好睡一觉。睡眠有助于克服恶劣情绪,稳心定神。一觉醒来,心情就会好多了。 如何让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逐渐变得复杂。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变得尤为重要。 (1)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关的活动和任务的计划或预期性安排,常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及能力等密切相关。正确的职业规划,可以使心理需求不同程度的得到实现,从而降低心理压力。 (2)接受现实 正确对待来自职场和生活的各种压力,努力缩小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寻找工作和生活中的平衡点。 (3)学会自我调适,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 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如宣泄、转移、倾诉、哭泣、写作、运动等。让自己成为情绪的主任,不让不良情绪奴役自己,即使清除心理垃圾,减轻精神压力和不良情绪对身心的危害。 (4)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经常内省,在认识自我的前提下,切合实际的确立自我人生发展的目标,苏格拉底说过:“缺乏内省的人生不是有价值的人生”。经常变化角度,多元思考,了解自身特点与工作特性之间的契合度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 (5)宽以待人,知足常乐 宽以待人,不但会化解、避免很多无谓的矛盾,而且会产生一种温暖的自我完美感,足以消融自己的痛苦、烦恼,有助于我们的心态平衡,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而知足可以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知足常乐让我们懂得立足现在,珍惜眼前,让我们在激情四溢的同时树立起一种理性冷静的价值观,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现在的处境,用进取心去开创未来。 (6)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 把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调适对社会和他人的期望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 结语: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把一些事情看得特别重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甚至是低落的情绪中。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理扭曲,从而引发身心疾病。我们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减少得这病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