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理健康正文

情绪智力理论

举报/反馈
真正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情商而非智商。 ──Goleman 情商说作为一种理论的提出以及检验却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晚期。它是由美国学家萨洛维(P。Salo-vey)和梅耶( J。Mayer)教授在吸收认知学、情绪学以及教育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以往的教育体系对于学生的情绪智力(在国内亦称之为情商,必须指出,不能够简单将情商理解为智商的对立物)培养不够,当代教育应该同时关注学习者的情绪智力的成长。 自从该理论提出之后,由于吻合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切中传统教育的弊端,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纽约时报》专栏作者Goleman根据情绪智力理论,撰写《情绪智力》一书,对情绪智力理论加以通俗化的诠释,该书一出版,就在全球引起轰动,一时之间,情商、EQ广为人知,从而成为当代教育引人注目的一种思潮。 一、情商说兴起的背景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当代教育逐渐开始反思传统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现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够仅仅强调思维逻辑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注重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很多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达尔文、洪保德和大诗人海涅、拜伦等人在上中小学的时候,其智力和学习成绩并无超人之处。可是,这些被认为智力水平一般或不高的人,后来却成了举世公认的杰出人才。与之相反,一些人,虽然在学校总是能够那倒不错的成绩,然而一旦走上社会,却适应不良,要么与工作单位领导闹矛盾,要么故作高明,与大家接触很少。平时工作效率不高。想一想,这种人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碰见呢?这实际上反映了当代教育的严重失败。因此,情商理论的提出可以说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与此同时,九十年代学的发展为弥补这种不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情商理论的提出也得以成为现实。其中,多元智力理论的兴起让我们开始反思智力的本质,直接影响了情商说的提出。如,著名认知学家,美国耶鲁大学学家斯腾伯格(Stemberg.S) 认为,传统的智力测验并不能够反映人类的真正的智力的内涵,我们应该将社会智力纳入研究视野之中。他与同事所提出的智力成份说即包括了社会智力如社交能力、自我认识能力、适度改变自己以符合环境要求的能力等。事实上,我们解决问题,学生学习,除了认知能力的参与之外,更需要社会智力的参与。如,究竟如何写好一篇作文?此时,我们不仅仅需要具有一定的智力,更需要能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与道德判断能力。多元智力理论的先驱美国哈佛大学学家加登纳也认为人类的智慧至少应包括7种不同的能力,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体态智能、内省智能和人际智能7。后两种智能成为情绪智力理论的直接来源。正如我国情绪学专家郭德俊教授所言:“情绪智力是社会智力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一个分支。人们在面临许多社会问题时,都需要在情绪、情感信息的参与下才能正确地解决。这种对情绪信息加工的能力就是情绪智力。”。 二、情商说的基本内容 1.情商的定义及其内涵 在Salovey和Mayer的早期论文中,是根据情绪智力包含的能力来定义情绪智力的。他们的最初的定义之一是“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和行动的能力”。但是这一定义和其它早期的定义在有些地方含义不明确,在某种意义上仅仅论及对情绪的知觉和调节,忽略了对情绪的思维,显得单薄。在他们最近的一篇题为《什么是情绪智力?》的论文中提出以下修正后定义:情绪智力包含准确地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并/或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及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的发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的能力;第二,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第三,对情绪理解、感悟的能力;第四,)对情绪成熟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这四方面能力在发展与成熟过程中有一定的次序先后和级别高低的区分,第一类对于自我情绪的知觉能力最基本和最先发展,第四级的情绪调节能力比较成熟而且要到后期才能发展。这四方面能力具体如下。 (1)情绪的知觉、鉴赏和表达能力: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想中辨认自己情绪的能力。通过语言、声音、仪表和行为从他人、艺术作品、各种设计中辨认情绪的能力;准确表达情绪,以及表达与这些情绪有关的需要的能力;区分情绪表达中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的能力。 (2)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情绪对思维的引导能力:情绪影响对信息注意的方向;情绪生动鲜明地对与情绪有关的判断和记忆过程产生积极作用的能力;心境的起伏使个体从积极到消极摆动变化,促使个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的能力;情绪状态对特定的问题解决具有不同的促进能力,例如快乐可以促进归纳推理和创造性,抑郁可以促进演绎推理和深刻的思考。 (3)对情绪的理解、感悟能力:给情绪贴上标签,认识情绪本身与语言表达之间关系的能力,例如对“爱”与“喜欢”之间区别的认识;理解情绪所传送意义的能力,例如伤感往往伴随着失落;理解复杂心情的能力,例如爱与恨交织的感情;认识情绪转换可能性的能力,例如愤怒可转换为满意,也可转换为羞耻。 (4)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以开放的心情接受各种情绪的能力,包括愉快的和不愉快的;据所获知的信息与判断成熟地浸入或离开某种情绪的能力;察与自己和他人有关的情绪的能力,比如其明确性、典型性、影响力、合理性等;理自己与他人情绪的能力,缓和消极情绪,加强积极情绪,并且做到没有压抑或夸张。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情商说关于情绪智力的核心要点在于强调:认知和管理情绪(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自我激励;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三方面的能力。但是,这种对于情绪智力的理解,相对来说,是比较完善的,然而国内一些研究者也对之进行了校正。认为该定义以及相应的情绪智力的内涵把动机、兴趣、意志等排除在情感智力之外,这种理论仍然是不完善的。事实上,动机、兴趣、意志与情感有密切关系,有的甚至就是一种情感或情绪。 因此,国内有的情商说的研究者在国外情商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情绪智力的定义以及内涵,将动机与兴趣考虑进来,认为情绪智力是指人认知和调控自我及他人的情感,把握自己平衡;形成自我激励、动机与兴趣相结合的内在动力机制;形成坚强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的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以下部分:第一,认知和控制自己的情感。第二,认知和驾驭、调控他人的情感。第三,动机、兴趣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动力。第四,坚强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第五,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同时针对国内过分炒作情商的概念,我们必须指出,。情绪智力这一概念和理论传到我国后,被简称为“情商”,很多人以为“情商”是单纯指“情感商”或“情绪商”。其实情绪智力和智商既有区别也有内在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全球开智计划”中明确指出:“智力并非一个单向度的概念,除了基本智商(IQ), 它还包涵了人的更多能力:成就智商(AQ)、道德智商(MQ)、情绪智力(EQ)、体能智商(PQ )……”可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更多的按照多元智力理论,从社会智力的角度来界定情绪智力的。像国内部分学者仅仅把EQ理解为“情感商”或“情绪商”是不确切的,我们认为,比较规范,符合情商说提出的背景的说法也应该是情绪智力,当然,考虑到国内既然对这种说法已经广泛接受,成为一种约定成俗的说法,因此,我们在此也多处使用情商这一个概念。 2.情商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如前所述,情商包含准确地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接近并/或产生感情以促进思维的能力;理解情绪及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以助情绪和智力的发展的能力。那么,这种种能力究竟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呢?在此,涉及到情商的结构的问题。 郭德俊先生作为我国情绪学专家,她认为情绪智力包括一系列相关的过程,这些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准确地识别、评价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适应性地利用情绪信息,以便有计划地、创造性地激励行为。 一般而言,情绪具有适应、动机、组织以及信号四大功能。适应功能指的是情绪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对于个体发展尤其是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动机功能则指的是情绪是动机的源泉;组织功能则说的是情绪对于其他的活动具有协调或者破坏作用;最后的信号功能实际上说的是情绪在人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从以上所述的情商的基本结构出发,同时根据情绪的这四大基本功能,郭德俊教授认为情绪智力具有以下功能。 (1)情商具有评价与表达功能 情绪智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识别、评价和表达。也就是对自己的情绪能及时地识别,知道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还能通过言语和非言语(如面部表情或手势)的手段将自己的情绪准确地表达出来。人们不仅能够知觉自己的情绪,而且能觉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态度,对他人的情绪作出准确地识别和评价。这种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很重要的,它使人们之间能相互理解,使人与人之间能和谐相处,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评价和表达这种情绪智力中,移情起着主要的作用。所谓移情,即是了解他人的情绪,并能在内心亲自体验到这些情绪的能力。 (2)情商具有调节功能 人们在准确识别自我情绪的基础上,能够通过一些认知和行为策略来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摆脱焦虑、忧郁、烦燥等不良情绪,如有人在跳舞时能体验到快乐的心境,或找朋友谈谈心可以产生积极的情感。当人们心情不佳时,就可以采取这些方式回避消极的心境而使自己维持积极的心境状态。同时人们也能在觉察和理解别人情绪的基础上通过一些认知活动或行为策略有效地调节和改变其他人的情绪反应。高夫曼(Goffman)等人对个体印象整饰方面的研究, 充分说明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进行整饰,可以使他人产生对自己所预期的印象和情感。这种能力也是情绪智力的集中体现。人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是有个体差异的。 (3)情商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在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其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和策略采取的方式等会产生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情绪的波动可以帮助人们思考未来,考虑各种可能的结果;帮助人们打破定势,或受到某种原型的启发;可以使人们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茫然的情绪出现时,不仅仅是打断正在发生的认知活动,而且可以利用这种情绪来审视和调整内部或外部的要求,重新地分配相应的注意资源,把注意力集中于情景中最重要的刺激,更有利于抓住问题的关键而解决问题。 同时,情绪是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具有动力的作用,能激发动机来解决复杂的智力活动。如有的个体可以把由于评价情境(如测验或临近的表演等)带来的焦虑,转化为促使个体进入更全面的准备过程之中的动力。充分发挥情绪在解决问题中的积极作用也是一种情绪智力,在这方面个体也是有差异的。 3.情商教育及情商的培养 从以上的介绍看出,情商对于当代我国进行教育改革,以及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情商教育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我们认为,构建一个完备的国家情商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情商,必须重视学校以及家庭双方的努力,仅仅有一方的参与是不可能成功实现情商教育的。 (1)重视学校的情感教育。 按照戈尔曼的说法,情绪智力的培养应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专为问题学生设计的补救措施。在学校情商教育方面,美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其提升EQ的基础教育可远朔自1960年的情感教育运动(affective education)。其理论基础是:性或诱导性的教育要能成功,要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的内容。发展到今天,美国的情商教育主要是以“自我训练班”为主。自我训练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个人及人际互动中发生的感觉。与自我训练相关的课程名目繁多,诸如“社会发展”、“人生技能”、“社会与情感课程”及“个人智能”。其共同的主旨是使社会与情感的提升视为正规教育的一部分。Salovey与Mayer也在自己的著作中推介了LindaLantieri在纽约市公共学校系统进行的“创意解决冲突”计划(Goleman,1995)。她的计划教人如何识别对手的情感,自身的情感以及涉及在内的其他人的情感。需要强调的是,Salovey与Mayer同时认为实施一项致力于提高情绪智力(这点应该是可能的)的计划要比加深对情绪知识本身的认识来得更为具体和可行。美国情商教育的另一途径是将情绪教育融入既有的课程,如图文、健康教育、自然、社会等。 汲取美国的情商教育实践的成功经验,同时促进我国情商教育的发展,在学校推行情商教育,我们认为,当代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意义,从而才可能把情商的培养纳入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并且,教育管理者应该将其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和考核指标,在课程活动的安排、制度的建立、校风的建设以及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非正式沟通等方面,有意识的做一些工作。教师本身则应该认识到情商的意义,有意识的加强自己教学活动中的情商色彩。 (2)家庭也应该重视情商教育,尤其是要开展早期情商教育。成功的情感教育需要家庭的积极参与,特别是必须紧密配合儿童的成长阶段。根据Salovey与Mayer的观点,情绪智力包含的能力始于家庭中的父母──儿童的良好的交互作用。在儿童早期,父母帮助儿童识别情绪并给情绪贴上标签,教导儿童学会尊重自身情感,并且帮助孩子将情绪与社会情景联系起来。对每一个家庭来讲,可能存在差异。不过总的来说,家长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以及延迟满足能力这两种情商形成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能力。 有一个很有趣的实验很能够说明问题。学家米切尔(Walt-er Mischel)曾经设计过一个实验来分析控制冲动、延缓满足、**诱惑的水平对今后的成功的影响。实验人员对4岁的孩子说,你现在可以马上得到一颗果汁软糖,但是你如果等我外出办事回来就可以得到两颗糖。说罢便离开了。二十分钟后才回来兑现了承诺。观察发现,一些孩子(A组)在实验人员出门的一刹那就抓取并享用了一颗糖,另一些孩子(B组)为**诱惑,或闭目低头,或喃喃自语,或玩游戏甚至去睡觉一直等到实验人员回来得到两颗糖的回报。然后实验人员对A、B两组的孩子进行追踪研究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在12-14年后,B组孩子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竞争性、较高的自信心、能较好的应付生活中的挫折;A组孩子中有1/3的人缺乏上述品质,而且有较多的人出现问题。两组孩子高中毕业时在SAT学业能力倾向测量中,B组的平均分数高出A组120分。因此,这项追踪研究得出结论──延缓满足、**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获得成功的要素之一。从这项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家长对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培养儿童的情商的重要性。 三、正确对待情商说 无疑,情商说的出现,不仅仅对于当代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同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首先,从情商说的哲学背景来看,情商说突出了教育的人本主义色彩。尽管国内部分学者认为,由于成功或事业的需要,不惜改变或控制某种情感,这在许多情况下,无疑是对天然情感的压抑,因而情商说有“反人”文精神和“不人道”的因素在内。然而实际上,这是对于情商说的片面理解。如前所述,情商说强调了个体差异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与以上说法相反的。与此同时,情商说大量采用人本主义学思想与研究术语。如前文中所提到的移情、识别他人的情绪意,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充分感受他人的需求与欲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我们可以看出,很多说法都是直接来源于罗杰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思想。丹尼尔·戈尔曼并也承认,“最后两种则是加德纳称为‘个人智能’的同体两面:一面是人际关系技能,如治疗大师卡尔·罗杰或世界级领袖人物马丁·路德·金展示的;另一方面则是所谓的‘内心的’自我审视能力。” 其次,从情商说的理论价值来看, 情商理论汲取了很多当代教育学、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拓宽了智力的外延和内涵,从而使得现在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智力、情感、意志等因素。如多元智力观点的引入使得今天的教育观对于受教育者的评价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等等都具有变革性意义的影响. 最后,从情商说的应用来看,它提供了很多实用性很强的情商训练方法,如前面所讲的对于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的训练,再如一些可操性较强的情商培养课程。在最后一部分,我们同时还将看见,中国不少富有创造力的教育工作者将情商说与中国教育实践结合从而提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这些都说明情商说使人们开始从单纯重视突出言语与逻辑推理能力的传统智力教育的误区中解放出来,重新看待情感、意志、信心、激励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在成才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承认情商说的价值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情商说的某些局限性,从而做到正确地对待它,以便不至于误导情商说在中国的发展。 (1)情商的概念还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在前面我们阐述了情感智力内涵的若干方面,但是这个概念的外延却模糊不清。从前面所介绍的我国学者的批评意见可见一斑。到底是否应该将兴趣、人生观个性倾向性等引入情商? (2)情商说的理论基础存在着一定问题。一方面可以认为情商概念是综合现代学研究的结果,但是另一方面它更多地表现出的是现代学不同研究、不同理论的组合,是由不同的学研究和理论拼凑而成。在情商概念所提到的有关认知学研究,人本主义学研究,情绪学研究在许多方面是互相矛盾和冲突的。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还存在巨大困难,可以说,情商说迈出的仅仅是第一步,还有更远的路需要走。 (3)情商概念以及情商课程的可操作性还有待加强。如,究竟如何测量情商?是像智商那样还是采用其他的方法,如,PONS测验、乐观态度测验,还是像对思维水平的研究一样用类别来描述?同时,情商教育究竟如何进行呢?如何提高个体的情感智力水平?目前已出现的情感教育课程,如何使它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可以说,在情商说的提出之后,现有的问题要多于一游的答案。 这些实际上反映了对于智力的本质的回答实际上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情。尽管情商说对智力本质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然而它现在远远不能够立刻解决所有的问题。情绪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学问题。情绪既包括主观体验又包括生理唤醒还包括相应的行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情绪智力理论。 四、 情商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自从情商说介绍入我国以来,教育界许多有识之士试图将它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湖北武昌实验小学王萍老师从1993年至1998年春进行的《小学普通班音乐学科智力与情商教育试验研究》较好的通过音乐教育而促进了学生的情商的发展。又如,章兼中教授的《直接拼音英语入门》所提倡的“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法更是详细地、系统的体现了情商说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以下给大家重点介绍的就是章兼中教授的“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法。 (一)“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法简介 “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法是指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克服困难的意志,在言语情景(语境)中进行对话,操练结构,点破归纳语言规则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章兼中教授的《直接拼音英语入门》是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项目“外语教学实验研究”的一个子项目。它是“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法的入门教材。上海的初中预备年级(即小学六年级)是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十字教学法”在入门阶段体现为直接拼音英语入门,它由情景功能对话和直接拼音两条主线构成。情景功能对话是培养学生轻松、愉快的情感,让他们在英语情景中按语言功能需要进行对话,旨在培养学生交际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直接拼音是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拼读、拼写单词,形成认知结构,旨在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改变了先学字母名称、按字母名称先后顺序死记硬背单词的传统教法,减少了难点集中的字母、发音和音标三位一体及集中识词给学生带来的困难。 (二)“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十字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和功能五个因素相互联系,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情意。情意的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指情感和意志,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狭义的概念是指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2.情景。情景是指人们生活的一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总和。情景作用于人的感官,产生心智活动。它也指用口语、书面语进行交际活动的社会情景。 3.结构。结构是指语言知识结构,语言知识的体系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结构性。结构包括音素结构、单词结构、句子结构。 4.规则。规则是指语法规则和转换生成语法规则两层含义。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词形变化规律和遣词造句的规律,用以生成许多合乎语法的句子灵活表达思想,在积累语言感性材料基础上点破和归纳语法规则。 5.交际(功能)。交际是指为交际运用外语的能力,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最本质的功能。 (三)情景功能对话七步教学法 《直接拼音英语入门》前言中指出,情景功能对话七步教学法具体步骤如下。 理解→模仿→记忆→表演→读→运用→写 1.理解(understanding)全班边看投影图像、边听完整的对话录音,整体逐句各一遍,感知和理解对话内容。 2.模仿(imitation)全班看投影图像,先集体、后个别逐句模仿录音的对话。 3.记忆(memory)全班边看投影图像,边听边记忆完整的对话,在记忆的基础上展开合作的pair work 或group work,相互边回忆、边对话,进一步加强回忆对话。 4.表演(act)在pair work和group work 的基础上,请几对学生上台表演,激励他们互相竞赛。 5.读(reading)全班学生集体跟着录音先轻声模仿对话,后大声模仿说,再个别或分角色读,培养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的能力。 6.运用(performance)学生双人或小组在创设类似的新的言语情景中或老师提供的情景中进行对话活动,然后请几对学生上台表演新情景中的对话。 7.写(writing)要求把对话中选出的部分单词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则拼读、拼写和进行书面问答、造句和写话训练,使听、说落实到读、写。 参考文献: 1.窦胜功、郭德仁、顾承红“现代情商理论述要”,软件工程师,1998年01期 2.杨玲“‘情商理论’在学校辅导与教育中的应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3.梁丽萍“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智商、情商及情商教育”,《教学与管理》1998年05期 4.许远理“论情商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张启珩“成功的实验人格的塑造──武昌实验小学音乐的智力与情商教育实验” ,《人民音乐》1999年03期 6.黄艾华、郝琴“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赵勇“慎言‘情商’──来自反对者的声音”,《山东教育》2000年05期 8.单香珍“熊静宜外语教学中学生智商与情商的研究与实践 ”,《煤炭高等教育》2000年01期 9.赵秋长、赵建国“对情感智商的理论回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2期 10.罗清旭“情商概念的特征和局限性”,《江西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11.刘诚芳“试析情感智力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01期 12.王晓钧“情绪智商(EQ)──当前我国情绪和情感研究中的谬误”,《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13.梁丽萍“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智商、情商及情商教育”,《教学与管理》1998年05期 14.郭德俊、赵丽琴“情绪智力探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01期 15.徐志萍“积极学习,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情意·情景·结构·规则·功能教学法实验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16.丁新胜“略论情绪智力理论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1998年06期 17.岑延远“情绪智力:范畴、方法、本土化”,《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18.王旭飞“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石油教育》2000年10期

上一篇:我控制不自己的偷瘾

下一篇:心理认识偏差导致“代沟”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不同年龄段、性格孩子的教育技巧

耐得住寂寞为何更易获得成功?

盘点小资女性的心理误区

抵抗抑郁症多吃这些食物

推荐阅读

盘点购物狂的真实心理

揭秘90后的心理问题

心理学家称:女人经常抱怨自己过胖 易惹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