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绘本是幼儿阶段乃至成长过程中孩子的第一本书籍。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形式正好符合儿童阶段的心理,也是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读物。 因为文字中有图画有故事,绘本被人称之为“动态电影”,引导孩子读懂一本绘本,也就打开了提升认知、了解世界的大门。
绘本在17世纪时起源于欧洲,也叫做“图画书”,到了20世纪40年代,日本将这种图书定义为绘本,意思为“包含绘画的书”。绘本中色彩鲜明的图片表达着故事情节,也是符合儿童时代的一种独特文学形式呈现。
读绘本需要正确的方式一篇生动形象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从自我角度感受不同情感,满足和释放情感,也促使儿童心理发展。 很多家长非常重视绘本的作用坚持陪伴阅读,或者把睡前故事当作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同样一本绘本每一个家庭的阅读方式不同,孩子的接收和理解角度不一样,最终效果也会有别。
如果父母如同做一项机械的工作一般“你读他听”,或者孩子在看父母旁边陪伴,或许并不能发挥绘本的最大作用。 有“绘本之父”称号的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先生曾经说:绘本不是单纯用大脑而是身心同步去感知,每个人所处角度不同阅读中各自感受不同。 有效的读绘本就是成人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由于两者理解力和看问题角度有别,更多时候孩子会对细节比较关注。 成人读孩子听、亲子共读并不是简单的“读听”,看似微小的事,却也关系着孩子吸收绘本内容的程度和受到启迪的程度,也影响着今后的阅读能力。
如果不去有意识的注意技巧和阅读方法,绘本的价值就不能充分体现,也就帮不到提升阅读能力。在引导读绘本的过程中,父母的作用就是激发阅读兴趣,同时培养认字的技能,在成人的引导下,孩子的词汇量增加、理解能力提升。
引导孩子阅读绘本,分三步与教科书不同的是,绘本对幼儿品质、塑造性格和创造力的影响其它任何方式难以替代。一般高质量的绘本从封面、正文、封底都会以细节调动孩子的主动阅读兴趣,并且从初次接触绘本到独立阅读理解需要循序渐进,这个过程可以分3步走。 1、成人主导阅读 孩子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此时需要成人主导阅读。幼儿通过声音感染和父母的动作神情来领会绘本故事的内容和情感,成人并不是单一的读,要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声情并茂演绎,这样他才能在脑海中联想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比如在读一篇故事时,父母要提示孩子“我们先从这里开始读”,同时也要用手指出阅读的位置,这样不仅培养孩子认字的意识,还能抓住他的注意力。当然一本绘本3岁之内的幼儿和3岁到6岁的幼儿,需要用的阅读方式也有区别,关键在于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理解, 成人主导阅读,也是向幼儿展示拿到一本绘本怎样去读,让他感兴趣。 2、亲子共读 孩子讲话很流畅的时候,为了锻炼语言能力,提升理解能力,可以采用亲子共读的方式。这个过程能产生互动,也可以通过成人的引导提问,让他思考加深理解形成自我认知,但提问不能追问,否则孩子感觉在被考核,带来压力。
亲子阅读要有互动交流、肢体动作等,可以让孩子先读一部分,或者和成人分角色朗读。在一些字或句子他并不能完全认下来的时候,父母也要辅助一起读下来,创造轻松的氛围,读完后可以讨论故事大意。 读完一本绘本后过几天可以再次拿出来一起阅读,通过重复的过程孩子每次理解都会加深。每次都有新发现,陌生字词越来越少,对内容越来越熟悉,理解越来越透彻,渐渐得就能自己讲出来,这就是重大进步。
通过共读、反复共读之后,可以通过分角色饰演或者游戏的方式演绎绘本故事的情节,能加深印象,并且增添乐趣。 亲子共读的目的在于提高阅读参与性,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增强信心,锻炼表达能力,最大化利用绘本的价值。 3、独立阅读 通过成人主导阅读和共享阅读,孩子已经有了初步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可以做到独立阅读。但默看并不是最好的方式,可以读出声,带有感情,这样可以更形象得感受故事情节,也可以激发共情。
独立阅读也不是父母完全放手,照样要陪读。只是孩子作为阅读主导,父母可以配合讨论或者分角色阅读,调动感官和肢体, 小编寄语: 阅读绘本可以使孩子的情感跟着故事情节变化,人物变化产生或悲或喜的感情,丰富内心世界,对完善性格和培养品质也有一定帮助。 只是这一切的前提是把绘本的内容最大价值发挥出来,正确的阅读方式显得极为重要,否则徒劳无功,只有根据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引导才不会白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