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对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关注度不一样 自己的孩子,每天都在一起,一点风吹草动你都看在眼里,而且你会特别在意,打个喷嚏,咳嗽一声你都会觉得是生病了。 而别人家的孩子,你可能只会在自己家孩子生病时候才会去对比一下别人家孩子,平时别人家孩子哪怕住院了你可能也没留意到,更别说去统计一个学期生病几次了。 所以孩子身体就和学习一样,总是觉得别人家孩子更好。毕竟很多人还觉得老公、老婆也是别人家的好。 其次,可能是正常的个体差异 就和人的身高一样,同龄孩子也不会完全一致,有人在5%分位线,也有人在90%分位线,只要他们都是在正常范围内,而且整个生长趋势没有异常变化,则都属于正常范围。 对孩子生病来说也一样,一个学期没感冒,和一个学期感冒三四次,虽然给家长的感受差别很大,但都属于正常范围内。 而且毕竟你对比的只是共同学习的这个阶段,在孩子入园前的情况你也不了解,也许别人家孩子入园前经常生病,现在生病变少了。把观察时间放长一点,短期的不正常就变得正常了。 再者,有异常的差异也要面对 所有的健康结果,都可以归因于遗传 环境,生病状况也一样。 正如上一篇文章所说,有的因素我们可以改变,比如母乳喂养、打疫苗、卫生习惯、家庭环境等,这些环境因素的差异可以导致导致孩子的生病的差异性。 再过来遗传上的差异,也可能让孩子对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易感性,比如新冠病毒感染,有的人没症状、有的人症状轻,有的人症状重,这是我们都要面对的事实。 也许我们在感冒的“抗病性”上没那么优秀,或许在语言学习上比别人更优秀,不太可能所有的“奖项”都落在一个人头上。我们自己不可能事事“完美”,孩子也不可能事事“完美”,完全完美的人生也没有意义。 接受不可改变的,改变可改变的才有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