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家来到省城给儿子带孩子后,龙岗小区的张大妈心里老觉得别扭:白天,儿子和儿媳妇上班一走就是一天,她带着孙子在院内转来转去,想和别人搭句话,别人又听不清她的老家话;晚上,想串个门,谁也不认识,只能呆在屋里看电视。“比老家吃得好,可就是觉得憋得慌。”重阳节前夕,她对记者抱怨道。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我们应该给老人更多心理关爱方面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张大妈这种感受的不只是一人。记者近日走访了一些老年人,感到他们的精神生活比较空虚,渴望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老年生活要宽裕,更要舒心。”这是不少老人的愿望。 请给老人更多心理关爱 记者在石家庄市联盟路几个居民小区看到,小区楼下经常支起几十张麻将桌,许多老年人整天以此打发时间。“平时也就是接送小孙子上上学、去菜市场买买菜,没有别的事可做,只有打打麻将、热闹热闹,心里才觉得充实一些。”一些老人抱怨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老年化社会。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我国有60岁以上的人口1。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而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发展中国家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超过10%就属于老年化社会。 作为老年人,他们为社会、为家庭辛勤工作、操劳了大半辈子。当儿女们羽翼渐丰时,岁月已经染白了他们的双鬓,风霜摧弯了他们的脊梁。能否让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是我们每个儿女的责任,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 不少子女认为,让老人衣食无忧就算尽到了孝道。殊不知,与衣食无忧相比,不少老人更渴望心理的关怀。正如孔子所说,“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记者了解到,城市里的许多老年人由于子女忙于工作,成了孤独的家庭“守望者”,整天在家中与电视机、报纸为伴。孩子好不容易下班了,累了一天也懒得跟老人多说两句话。“家里多我一个也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不少老人感到受到了冷落。 农村的老人也是如此。繁忙的农事忙完后,大多数老人便“赋闲在家”,三五一堆坐在一起聊着东家长西家短。有时候实在没得说了,便干坐在那里抽烟、晒太阳,打发着无聊的时间。平山县北水村几位老人告诉记者,现在日子好过了,但心里总觉得缺了些什么,有时闲下来还不如干干活踏实。 让老人的内心不再是“空巢” 事实上,现在的老人早已不仅仅满足于一日三餐饱的基本物质生活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有关人士指出,老年人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他们的老年生活过得更加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了老人的这种精神需求。在城市,许多社区或单位倾注大量人力物力,组织书画协会、太极拳学习班、京剧票友小组、健美操班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许多公园也都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地。在琴棋书画中,在其乐融融中,许多老人感到了充实、愉快。 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社区的老年人活动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缺乏活动场地。记者在省会一省直机关单位家属院看到,每天清晨6时左右,都有一些老年人随着悠扬的音乐晨练。可由于场地有限,他们的晨练场所只能设在家属院内一个用来停车的小广场上。而这个小广场紧挨着该单位的公寓,引起了许多上夜班同事的不满。 这样的情况在许多家属院和居民区都存在。许多晨练的老人心里也很矛盾:到公园里晨练吧,距离太远,大清早的公交车还很少;在家属院吧,又影响别人休息;不晨练吧,连锻炼身体、交流的乐子也没有了。他们问,我们的活动场所到底应该在哪里? 更值得关注的是农村的“留守”老人:孩子出去打工了,自己在家带孙子。一年四季除了忙地里的活儿,还要照顾隔代人。对他们来说,孩子们能回来团圆团圆过个年就算幸福了。尽管他们也理解孩子们外出挣钱的辛苦,但总觉得老年生活过得还是应该更好些。 有关人士呼吁,今天我们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让每个人享受改革开放、社会进步的成果。作为占有社会相当比重、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的老年人,应该更多地享受和谐温馨的生活。除了使他们老有所养外,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这不仅是家庭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 如果你对如何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爱老人由心开始 为人子女的你为爸妈做这些了吗? ?关爱老年人的目的?如何与固执的老人沟通?护理员怎样与老人沟通?合格子女必为父母做的几件事?你做到了几条?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漂亮女人街关爱老人安全常识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