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一种人,明明TA的一切看起来都很顺遂,生活也十分美满,但TA本人却不这么认为,常常陷入对世界对自己的失落当中。有些人可能认为这种行为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事实上,这一切可能都是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在作怪。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有这4中不良思维模式,阻碍我们在生活中获得正确认知与满足。 1、 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 目标人群是小孩子的影视剧中,好人与坏人通常都是泾渭分明的,因为在儿童的认识当中,事物都该是非黑即白的。但人逐渐长大后,就会有能力、见识去理解并接受更为复杂的人事、关系以及性格。 加入一个人深陷在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中,TA就常常容易对现实感到失望,多年好友的一次自私行为,会让TA疑惑自己到底是不是对方的朋友。自己达不到心目中绝对的“白”,也会沮丧于自己的失败。随之而来的,当然只有痛苦。 2、 一厢情愿的思维模式 一个人在台上演讲,因为在一些小地方说漏了一个词,就耿耿于怀于这个小瑕疵,而无视整体的成功,以及观众所给予的掌声与喝彩。这种人正有着一厢情愿、自动过滤的思维模式。他们会自动过滤掉生活中的好的部分,沉湎于糟糕的部分当中,每日闷闷不乐。 更糟糕的是,还有些人能够认识到这场演讲大体是成功的,但情绪却总是聚焦在瑕疵部分,无法体会成功那部分的乐趣。 3、 过度概化的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的人,会根据自己少数几次的经历,得出非常武断、全面的结论。比如自己在邀约中遭受了一个人的拒绝,就认为自己永远会被那个人拒绝,甚至得出自己根本不讨人喜欢的结论。 当这种思维模式发展成熟时,这类人还会给自己贴上各种使之更加合理的标签,譬如“我就是没法洒脱随性,因为我是龟毛的*女座”。 4、 情绪化的推理 一个人感觉自己很丑,TA不去验证别人的看法,仅以自己的主观感受为证据,得出“我就是很丑”的论断,这种思维模式就是“情绪化的推理”。这类人不以理性的规律、客观的事实来认识世界,而只是凭自己不断变化的情绪体验来主宰自己的认知,在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许多麻烦,遭受太多不必要的心理折磨。 细细追问自己,你是否有以上介绍的4种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如果有的话,由于思维模式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单独靠自己的力量纠正十分不易,这种时刻不能讳疾忌医,你或许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