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末的讲座上,有家长问到孩子厌奶期的问题,我做了大致的解释。回来之后我上网查了一下,真真吓了一跳,网上大部分对孩子厌奶期的指导,简直是瞎扯!不仅说不清楚厌奶是怎么一回事,一些错误的指导更是加重了对孩子的伤害,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 现在家长基本知道,孩子会有个“厌奶期”,也都接受是正常现象。很多孩子从厌奶期开始,食欲就很难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变得越来越“难养”,很多家长试了很多方法,也给孩子添加了一些营养素,成效都不大。 那究竟,什么是厌奶期呢?孩子又为什么会有厌奶期? 我们先看看网上的说法: 百度解释: 厌奶期的表现:厌奶是儿童厌奶期的一种现象。宝宝本来胃口挺好,也没有任何生病症状,活动也正常,但突然有一段时间不喜欢吃奶,或者吃奶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有时还唧唧咕咕发出声音。但过一段时间就恢复正常了,医学上称这种暂时的厌奶状况为“生理性厌食期”。 厌奶期的病因:婴儿的生理发育及感官功能愈来愈成熟,开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并喜欢探索,自然就容易对“吃”分心。另外,4个月之后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宝宝在吃了与牛奶不同的多样化食物之后,很可能会“喜新厌旧”,变得不再只钟情于“奶”这种单一口味的食物。 某育儿网红的科普解释: 生理性厌奶期:特征是婴儿发育正常,活力很好,只是吃奶量暂时减少。 心理厌奶:由于一些因素的干扰,致使孩子对吃奶,特别是配方奶喂养的兴趣降低,出现进食奶量减少,因此被冠以“厌奶”。 病理性厌奶:孩子除了厌奶外,还出现相应的其它异常表现,比如:睡不安;精神差;易哭闹等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和发热;呕吐;腹泻等疾病表现。病理性厌奶一般伴随急、慢性疾病。 没有长期儿科临床经验的网红做科普真的是很要命。这就是目前被普及的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厌奶的认识,觉得孩子厌奶是理所当然的,要变着花样做辅食、换奶粉等来吸引孩子,帮助孩子度过厌奶期。但是有效果吗?我相信成效都是不大的! 为什么?因为孩子出现厌奶期,是不正常的正常现象! 由于孩子体质特点,孩子出现“厌奶”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理解真正的原因,错误应对,就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不正常结果!孩子的体质就会从此一落千丈,很难调理回来。 孩子厌奶,根本不是什么孩子心理问题、注意力分散、对新事物感到好奇,所谓的厌奶期,其实就是孩子积食了! 孩子厌奶的真正原因 排除孩子生病,正常情况下孩子吃的少了,不爱吃了,就是孩子消化不好,积食了。 所谓的“生理性厌奶期”: 就是孩子积食的早期阶段。这个时候,因为吃进去的东西不消化,孩子自然就会表现为胃口不好、不愿意吃、食量减少,但是发育还是正常的,活力也会很好。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仔细的检查,就会发现,这几天孩子舌苔比较厚腻、或者有口气,大便的性状、味道、或者时间跟平时不一样了,有的孩子晚上睡觉就会不安稳,容易哭闹,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积食的典型特征。 所谓的“病理性厌奶期”: 如果这个时候家长没有减少孩子脾胃负担,想着办法让宝宝吃,积食就会越来越严重!“胃不和而卧不安”,消化不好,孩子睡眠肯定就不好,严重的就会肚子胀或者腹泻,过一段时间脾胃功能就会越来越差。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受外邪侵犯的,有的孩子,就会感冒发烧。 所谓的“心理原因”: 几个月的孩子,五脏六腑发育都不成熟,心智也不成熟,怎么会有心理问题导致不吃奶呢?如果是被新的食物吸引,那新鲜的食物孩子按理就是喜欢吃的呀。但是通常,这个时候宝宝是辅食吃少,奶喝的也不多。饿了找吃的,这个是天性,人类和动物最本能的反应。如果孩子老是不想吃,那就是不觉得饿,那不就是消化不好积滞了吗? 所以,所谓的厌奶期、厌食期,本质上,就是中医说的积滞! 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对待小宝宝积食 错误的应对孩子厌奶期,往往是家长损伤孩子脾胃的开始,而脾是孩子抵抗力的根本。 脾是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脾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消化吸收食物,并向五脏六腑输送营养,是人体能量的制造中心和运送枢纽。损伤了脾,孩子不仅不想吃,就算吃了也消化吸收不了,越吃越瘦。 小宝宝为什么会出现积食? 孩子最典型的体质特点之一,就是 “脾常不足”,脾的功能相对是较弱的。 孩子是“纯阳之体”,生机勃勃,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非常旺盛和迫切。成人对脾的要求,就是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即可,但是孩子除了满足日常能量的消耗,还要满足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这在初生的小宝宝尤其典型。因此,孩子脾的负担,实际上相对来说比成人更大。但是,孩子“五脏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壮”,脾胃机能稚嫩,功能薄弱。因此相比生长发育需求来说,孩子脾的能力就显得不够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脾常不足”。 “脾常不足”,孩子只要稍微吃的多一些,东西硬一些,或者营养富余难消化一些,就很容易积滞,积滞没有及时处理,反过来就会进一步损伤脾胃,伤害孩子抵抗力的根本。 为什么第一个“厌奶期”通常在孩子2-3个月? 正常的宝宝,月子里喝奶都会很给力的。孩子是纯阳之体,生长发育非常迅速,有的家长上班一天回来后,会发现孩子感觉都长大些了,一天一个样。为了满足身体发育的需求,孩子对食物的需求特别旺盛和迫切。有的孩子,月子里就会喝到上百毫升的奶。但是,喝奶超量,过不了多久,脾消化运化不了,就会开始囤积在胃肠,胃口就会慢下来,对奶量的需求就会下降,因此,通常1-2个月后就会出现第一个所谓的“厌奶期”。 为什么最高发的厌奶期,是在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 “因为辅食有味道,所以孩子更感兴趣,因此不爱喝奶”这个解释我觉得是说不通的。有些辅食,还不如奶粉有味道。如果这个解释成立,那么孩子对辅食的胃口应该是很好的。如果奶和辅食都不吃,那就是身体没有需求,家长总体给的食物过量了。 添加辅食,食物改变了性状,比原来难消化,这个时候,肠胃需要一个适应期,肠胃功能发育的比较好的孩子,过度的就会比较好,胃口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脾胃功能发育差一些的孩子,这时候就会消化不了,出现积食,大便、舌苔、口气、睡眠等等相应的都会有征兆。消化不了,积滞了,自然就没有胃口了,所以添加辅食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厌食”。 避免错误应对厌奶期 加速积滞的做法 孩子出现厌食了,家长通常还会雪上加霜,进一步给脾胃增加负担,那就形成了孩子生长发育过程里,对孩子脾胃的第一次打击和损伤,从此进入恶性循环,家长费尽心思,孩子越养越瘦。 最常见的错误做法: 1、变着花样做辅食 有些家庭,这时候会陷入比较焦虑的状态,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吃一点。变着花样做辅食最不可取,孩子本来接触新的食物肠道就适应不了了,还要增加更多新的品类,对肠道的要求就更高了。 2、想办法给孩子加餐 有的家长,甚至半夜还要再给孩子加餐,或者趁孩子睡着了迷迷糊糊的时候再喂,这都是大错特错的。孩子睡觉,肠道也要休息,这时候还要让肠道继续工作,很快机器就会磨损的。 3、更换奶粉 看到宝宝不爱喝奶,家长可能直接想到是不是这个牌子的奶粉宝宝喝腻了可以更换别的奶粉,但是只要奶粉一更换,孩子的肠道又需要一个适应期,那又是新一轮的挑战。 4、频繁喂凉茶 积食的宝宝,容易有眼屎、口臭、或者大便秘结,很多家长就会误以为是孩子热气,就开始天天给孩子喂凉茶。凉茶寒凉,进一步伤脾,孩子积滞就会越来越严重,脾胃就会越来越虚弱,体质就会越来越差。 正确应对厌奶期的做法 孩子不吃不要理他!孩子没胃口,不爱吃的时候,家长只要懒一点,放松一点,孩子不吃不要理他,吃多少是多少,过一段时间,孩子的胃口自然就会好起来的了。 此时,家长反而应该这样做: 1、减少喂奶的次数,奶粉冲稀 小宝宝喝奶,水量不变,奶粉减去1/3,先把奶稀释了。每天总体上,可以减少1-2次喂奶。不要频繁更换奶粉,让宝宝的脾和肠道充分休息和恢复。母乳妈妈一定要饮食清淡,不要过于补益。 2、减少辅食的量,或者推迟添加 辅食不能再添加新的品类,总体也要减量,原来一天喂两次的,就减少一次;原来脾胃功能就比较薄弱的,比如先天就有过敏体质的、用过抗生素的孩子,就再推迟添加的时间。让孩子的肠道有个适应的过程。 3、每天检查孩子的消化情况 每天检查孩子的舌苔、口气、大便和睡眠,如果不是很正常,那就要继续清淡饮食,减少喂养的量和内涵。 4、可以用三星汤和小儿推拿法来帮孩子助消化 三星汤是非常温和的,月子里的宝宝也可以喝,孩子积食的时候喝2-3天,配合素食。小儿推拿法,越小的孩子越有效果,积滞不严重就没必要去医院做,家长在家里帮孩子推拿按摩,做五天,就停两天,再接着做。 食疗方 三星汤 原料: 谷芽10克,麦芽10克,山楂5克(1岁以上) 谷芽8克,麦芽8克,山楂3克(1岁以内) 做法: 1岁以上的孩子,2碗水煎煮成大半碗,给孩子喝。1岁以内的孩子,1碗水煎煮成小半碗,给孩子喝。可以适当放一点黄糖调味。也可以用炒谷芽、炒麦芽、炒山楂,炒过的更温,味道也不会太酸,只是药店不一定都有。 功效: 消食导滞。 消化不好时:三星汤 素食喝2-3天。 日常保健:三星汤 素食一周1次。 注意:不能天天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