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整个头跟脸都有黄黄油油黏黏的脱屑和结痂怎么办?这样会不会好?新手爸妈对于新生儿出现这样的状况,总是会相当担心,这种病症其实是新生儿或幼儿相当常见的「脂漏性皮肤炎」。 脂漏性皮肤炎常见在婴儿以及成人两个阶段,事实上,幼儿时期的脂漏性皮肤炎多为良性,多数可以自癒,家长无需过度焦虑。 好发年龄为1岁内婴儿 婴儿脂漏性皮肤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推测跟母体雄激素经胎盘转移刺激了婴儿皮脂腺的生长及过度分泌旺盛,也有认为跟一种霉菌感染(Malassezia)造成发炎反应有关,但尚无足够证据支持上述理论。 脂漏性皮肤炎好发在年龄为出生2至3周后至1岁间的婴儿,症状通常在3个月时达到高峰,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逐渐改善。大多数最终在数周至数月内自动消退。若症状持续超过1年,则需要考虑是否为其他疾病。 临床症状即可判断 脂漏性皮肤炎的诊断通常是「临床判断」即可,不需要做其他检查,临床症状为身上出现红色或鲑鱼色的斑块,并伴随油腻的黄色鳞屑,分布在富含皮脂腺的区域,常开始于面部及头部,包括前额、耳后区、眉毛、眼睑,脸颊通常也都会受到影响;偶尔会出现在脖子及肚脐、尿布区域或在胫骨区域。 由于最常见于头皮上有黄色油腻鳞屑,所以又俗称「摇篮帽」。虽然名为「皮肤炎」,但婴儿脂漏性皮肤炎通常不太会搔痒或是很轻微,婴儿情况一样良好,喂食和睡眠也都不会受到影响。 与异位性皮肤炎的差异 家长有时会担心这样的状况是否就是异位性皮肤炎?事实上,当宝宝年纪还小时,即使是医师有时也很难立刻分辨出究竟是何者。但可由下列几项稍做些微区分,比如:异位性皮肤炎大多是宝宝较大时才会发病,且通常搔痒感会很严重,也可能会有过敏,如气喘、过敏性鼻炎等的家族史。 此外,「时间因素」也是两者区分的重点,罹患脂漏性皮肤炎的宝宝随着年龄长大会自行康复,而异位性皮肤炎症状反而会逐渐严重,且维持相当多年。至于宝宝时期若有脂漏性皮肤炎,长大后是否也会罹患成人脂漏性皮肤炎呢?医学至今还不清楚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尚未有明确的答案。 治疗未必用药,简单皮肤护理更重要 在婴儿中脂漏性皮肤炎具有自限*病程,因此建议初始的治疗应该是观察及保守治疗方针,如果宝宝的症状不严重,大多不必用药治疗,所以对于父母的教育及简单的皮肤护理措施反而比用药物治疗重要。保湿方面可以将润肤剂(如:凡士林、植物油、矿物油或婴儿油)涂抹在头皮上,软化这些结痂,然后用软毛刷轻轻去除鳞屑。除非是症状广泛或持续的病例,才建议短期使用低效力的局部类固醇药膏,或是2%酮康唑(ketoconazole)的洗发水来治疗。 文╱马偕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资深主治医师 张弘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