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弟弟从小体质过敏,经常打喷嚏、流鼻水,还常抱怨耳闷耳鸣,听不清楚,看过许多儿科门诊,都诊断为「过敏性鼻炎」,但常年用药,症状依旧,最后才确诊为「耳咽管功能不良并耳膜塌陷沾黏」。 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权指出,耳咽管位于鼻腔深处的鼻咽部与中耳之间,长度仅约3~4公分却肩负着维持中耳通气的功能,调节耳内的压力与外界的压力。 此外,耳咽管还能适时排除中耳内的分泌物或发炎物质,让中耳腔保持在干燥且干净的状态,减少发炎感染等风险,看似没有多大用处,但如果结构异常,就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王堂权主任说,耳咽管相关疾病好发于幼儿,症状类似过敏,因此常被误诊。耳咽管疾病的主要表现为长时间耳朵闷塞、耳鸣,如果未能妥善处理,则可能导致听力恶化,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学习。 王堂权主任指出,一样在确诊为耳咽管相关疾病后,会施以药物治疗,如果疗效不佳,就会建议中耳腔显微手术,从耳后切开4~6公分的伤口,深入耳咽管位置,但成效因人而异。 就有1名14岁初中女生,长期饱受耳闷耳鸣之苦,成绩不理想,多次就诊,医师诊断为反覆性中耳炎,前后接受8次中耳通气管手术,但仍反复发作。 「耳咽管功能不良病人越来越多」王堂权主任说,观察门诊状况,许多学童罹患「耳咽管功能不良并耳膜塌陷沾黏」,建议经医师评估后,考虑「耳咽管微创内视镜手术」,解决听力及耳咽管结构问题。 王堂权主任指出,「耳咽管微创内视镜手术」是以内视镜直接进行耳咽管,术后不仅外观无伤口,并可改善病患耳咽管组织和结构,让耳咽管调节压力功能更为稳定,减少耳鸣耳闷等症状。 采访咨询/ 中国医药大学新竹附设医院耳鼻喉科主任王堂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