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小天使,说这话的人,一定没见过“小天使们”晚上的样子。好不容易哄睡着,一放到床上就哇哇大哭。转圈、抽动、踢被子?整张床都是他的战场。充电五分钟,通话一整晚! 生孩子前↓ 生孩子后↓ 抓狂、崩溃、绝望……只有再讲10遍《小红帽》,再唱20首儿歌了。这磨人的小妖精为啥总是元气满满?有没有一种“一觉到天亮”的打开方式呢? 读懂宝宝的睡觉小动作 夜惊婴幼儿高发。要注意宝宝是否营养不良,是否缺乏某种微量元素如钙,最好去医院检测一下。建议: 尽量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可通过讲故事、洗澡等提醒幼儿进入睡前准备阶段。 有吃夜奶习惯的孩子,应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培养他睡整宿觉的习惯。 2踢被子睡前盖得太厚,喝水多、有尿,或是睡前特别兴奋,都容易导致他们翻来覆去睡不塌实,乱踢被子。建议: 有些宝宝睡觉就是不老实,为了避免他们踢被受凉,也可以采用一些小方法: 把宝宝放在睡袋中,两边有拉链,这样即使踢被子也不会掉。 宝宝不要脱光了睡,而要穿件小睡衣,或是将腹部围上柔软的单子。 用比较大的晾衣服的夹子将被子固定在宝宝的床上。 3打鼾一周超过3晚要注意。孩子睡觉总打呼噜可能会导致大脑缺氧,影响身体发育,容易不长个。有数据显示,正常孩子一年能长5~7厘米,但打鼾孩子一年可能就只长1~2厘米。建议:观察孩子睡觉时,是否常有超过半小时的明显鼾声、呼吸是否困难,或是不是常趴着睡,膝部屈曲至胸部,颈部过度伸展,头转向一侧,鼻翼翕动、肋间和胸骨上凹陷、张口呼吸等。若有,应尽快就诊。4抽动 孩子睡觉时出现打颤、发惊,通常是由三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这可能是孩子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叫睡眠肌阵挛。主要表现为浅睡时,手指或脚趾轻微抽动,或下肢甚至全身的快速抖动。 其次,缺乏维生素D,导致血清钙低落,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于是就会出现惊厥和手足抽搐症状。 再次,一些外在因素,如温度、光线、噪音等、吸吮拇指、喂养方式等都可能引起睡眠障碍,导致身体抽搐。 建议: 睡眠肌阵挛一般无害,如果影响到孩子睡眠,最好做个长程脑电图监测,排除癫痫的可能。通过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检查判断是否缺乏维生素D。 5转圈 医学上一般认为,睡觉转圈与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有关,孩子长大后,这种现象一般会自然消失。 建议: 不必急忙抱起来或喂奶,如果他的情绪不太安定,家人可轻轻拍打,给他以安全感。也可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帮助安眠。 6梦游5~7岁多见,可持续数年,进入青春期后多能自行消失。指的是在睡眠中突然起来进行活动,而后又睡下,醒后对睡眠期间的活动一无所知。建议:当时不要打断他,但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最好及时带孩子去神经科检查治疗。白天不要让孩子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 研究发现,多达1/3的孩子受到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困扰,父母的一些哄睡习惯,会降低孩子的睡眠质量。 错误1上床太晚 上床太晚容易导致更多的“睡前战斗”,孩子过度疲劳或兴奋都会导致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也容易夜间惊醒。 错误2依赖摇睡 当孩子哭闹或睡眠不安时,可通过“摇晃”来安慰,但最好别形成习惯,一旦孩子入睡,应立即停止摇晃。 错误3睡前玩玩具 一些家长喜欢用给孩子带响声或发光的玩具,其实是不可取的。睡前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刺激,并保持房间昏暗光线。 错误4跳过睡前常规步骤 给孩子睡前洗澡、读故事书、听摇篮曲等都是不错的“睡觉暗示”,有助于提高孩子睡眠质量,家长最好别轻易省略这些步骤。 错误5陪睡没规矩 很多父母会陪着小家伙躺下睡觉。应该让孩子知道睡觉只能在自己床上;没有生病、打雷等特殊原因,家长不陪睡。 养成睡前“仪式”让宝宝每晚按顺序穿睡衣、刷牙、尿尿、听故事,然后熄灯睡觉。孩子熟悉了这套流程,到时间就知道该乖乖睡觉了。 清除睡眠障碍可以在床头放一杯温水,打开小夜灯,被窝里放个他喜欢的毛绒玩具,避免孩子口渴、怕黑、孤独等。 让睡觉过程更有趣例如把被子拱起来,做成“山洞”状,让宝宝自己钻进去,或把被子揉成一团当做“云朵”,让他自己爬上去,这样他就乐意上床了。 合理安排午睡宝宝都需要午睡,但不宜超过两小时,且应离晚饭时间远些,这样晚上就容易安静入睡。 掌握恰当的睡眠时间 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为16~18小时,分散成6~7次;1~2岁孩子晚上睡眠时间为11~12小时。 家长设定规则家长应强势设定规则,时间一到立即上床睡觉。宝宝或许会**,但不能心软,否则失去了权威,以后就更难了。 给宝宝选择权例如让宝宝决定挑选哪套睡衣、盖哪条毯子,以及选择哪个喜欢的毛绒玩具来陪他睡觉等。 躺着听故事睡前尽量不要抱着宝宝讲故事,应该让他钻进被窝,家长坐在床边讲,这样孩子就会慢慢睡着了。 小天使还是小恶魔,到了晚上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