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个月:用语言和抚摸刺激宝宝的大脑。他被抛到这个世界上,周围凉飕飕的,耳边传来莫名其妙的嘈杂声音,刺眼的光线让人无处躲藏。
1、 宝宝不得不哭的理由 让我们站在宝宝的立场上想一想:出生以前,宝宝在妈妈的子*里无忧无虑地度过了10个月,那里既没有烦杂的噪声,也没有刺眼的光线,还不用为肚子的饿发愁,可以不分昼夜地吃呀、睡呀,过着安乐的日子。 猛然间变得混乱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恐怖的,而孩子除了扭动身躯、摇晃手脚外,什么都做不了;同时,为了“吃饱活命”,还必须使劲吃奶。此外,下身经常湿漉漉的很不舒服,而自己却无可奈何。从宝宝的角度看,这些都是让他感到委屈的原因。所以宝宝是通过“哭”来逐渐适应子*外的生活环境。 2、 对宝宝的啼哭要立即做出反应 这个阶段的宝宝用单一的语言方式——啼哭,并通过这样那样的啼哭来和世界沟通。因此,对于宝宝的啼哭,妈妈要及时做出反应。妈妈应该明白,自己就是宝宝的全部世界,啼哭是宝宝跟这个世界唯一的交流工具,假如妈妈毫无反应,宝宝就会产生挫折感,对整个世界失去信心。 特别是在宝宝出生后的3个月内,妈妈必须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及时、充分地满足宝宝的要求。假如宝宝的要求总能被及时、充分满足的话,宝宝就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安全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相反,如果宝宝的要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他就会感到不安和恐惧,从而对这个世界产生负面认识,并产生乖僻的性格倾向。而且,宝宝会因此哭得更频繁。这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对母子关系也会造成负面影响。 3、 不要宝宝一哭就喂奶 有的妈妈只要宝宝一哭就喂奶。由于宝宝的消化器官还没有发育好,所以在一天中需要分多次喂奶。虽然很多时候宝宝哭的确是因为肚子饿,但不能宝宝一哭就盲目地喂食。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感觉发育程度还没有达到能够体会饱胀感的水平,不管肚子有多饱,只要吃到奶,他就会本能地吸吮。 可吃奶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而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会使他哭得更厉害,由此产生恶性循环。所以当宝宝啼哭时,先要确认他是不是想让人抱了,是不是需要换尿布了,是不是哪儿碰疼了等,排除了这些情况之后,再给他喂奶。 4、 哄宝宝不哭等同于帮他完成发育任务 宝宝出生后最重要的发育课题就是形成对世界的信赖感,即所谓的“基本信赖感”。基本信赖感是宝宝对出生后最先遇到的人——主要抚养人产生的信赖感。此信赖感可以看作孩子今后人际交往的基础,并且对幼儿未来的社会生活也会产生影响。 妈妈对宝宝的啼哭做出积极的反应,抚慰并满足他的要求,正是帮助宝宝积累基本信赖感的非常重要而具体的方法。宝宝啼哭,妈妈对他进行安抚,这是妈妈理解宝宝的立场,满足宝宝要求,也是母爱的具体体现。 通过这一过程,宝宝会形成正面的性格,成长为性格开朗活泼的宝宝。因此,当宝宝哭闹时,妈妈马上跑过去抱一抱,努力安抚宝宝,等于帮助他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这个阶段的发育任务。 5、 对宝宝多多微笑 宝宝出生后,他们的感觉器官已经十分发达,甚至能有选择地做出反应。婴儿的这些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由于婴幼儿具有各种心理活动能力,因此,不恰当的养育方式和不良的环境因素,都有可能使婴幼儿出现心理问题。 出生没多久的宝宝对一切事物都是用感觉来感受并用身体来记忆的。当妈妈情绪不好时,宝宝也会不高兴;当妈妈开心时,宝宝也会快乐。因此,妈妈始终要面带笑容、语言温存地对待宝宝。只有这样,宝宝才能信任妈妈,认为这个世界是安全、温暖的地方,也才能够健康成长。 6、 注重心理养护 心理养护得当的婴幼儿一般不认生,也不爱无故哭闹,并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表现活泼机灵。但心理养护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家长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宝宝的心理成长和身体成长一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长期的精神投入。 不过,家长也不要因怕造成心理负面效应而对宝宝过分溺爱,因为溺爱常常是导致“问题宝宝”出现的重要原因。 总之,家长不要认为“吃奶的孩子不懂事”,而忽略婴幼儿的心理养护。“望子成龙”的巨大工程,在“龙”出世的那一刻,就该破土动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