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心头肉。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让爸爸妈妈们手足无措,对孩子们的这些问题毫无办法。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被称为小儿多动症的这种现象。 小儿多动症主要表现为好动,专注力不够,爱发脾气,丢三落四等。但随着孩子长大上学,主要症状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学习困难、自制力差。 这一系列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就是多动症,说到这,也许很多爸爸妈妈们就会担心,有疑问:既然小儿多动症的问题这么严重,怎么办呢?小儿多动症需要治疗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仔细讲解一下。 【什么是小儿多动症】 专家介绍说,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病征,是指大脑无明显实质性损害、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或高于正常的儿童,因有轻微脑功能障碍而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或等待为障碍。突出表现为自我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冲动、任性等,还可有知觉、认识、语言或协调动作等障碍。 小儿多动症的症状表现 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下面是小儿多动症的家庭自测法。 表现一:注意力不集中 1、常常在作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不注意细节或经常犯一些粗心大意的错误。 2、在工作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集中。 3、别人和他说话时常似听非听。 4、常不能按别人的指示完成作业、家务或工作(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 表现二:多动或冲动行为 1、常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在教室或其他要求保持坐姿的环境中常常离开座位。 3、常在不恰当的情况下乱跑或乱爬(成人或青少年仅限于主观感觉坐立不安)。 4、常难以安静地玩耍或从事闲暇活动。 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 1、正常好动的孩子,虽然也有注意力下集中的表现,但对有兴趣的事情,却能专心致志,很少分散。而多动症的孩子做不到。 2、正常儿童虽然表现散漫,如上课做小动作,甚至吵闹打架,但当他意识到必须控制自己时,他能控制得住。而多动症的孩子却不能控制自己。 3、正常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而多动症的患儿却表现得很笨拙。 4、中枢神经兴奋剂能使正常儿童引起兴奋。而患多动症的儿童服用后,却很快地表现得安静,少动,注意力呈相对集中。当他们服用镇静剂时,反而出现兴奋、多动。 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爸妈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 【小儿多动症一定要及时治疗】 多动症孩子早期发现的话应该及时去医院做检查,长期不治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同伴的交往,产生自卑感、社会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以及品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家长要对孩子的多动症引起足够重视,早发现早治疗。 小儿多动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治疗此病的药物可分为中枢神经兴奋剂、抗忧郁剂、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剂等,但一般以中枢神经兴奋剂哌醋甲酯或右旋苯丙胺为常用药品。 2、精神治疗 药物治疗是对症的。动作过多往往经药物治疗而得到控制。同时,不可忽视家庭和学校方面的适当教育和管理。对患儿的态度要以耐心、关怀和爱护的态度加以处理。 对患儿的不良行为及违法举动要正面地给以纪律教育,多予启发和鼓励遇到行为治疗有成绩时给予奖励,不应在精神上施加压力更不能现骂或体罚。对有不良习惯和学习困难的患儿,应多给具体指导,执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培养良好习惯,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困难,不如何预防多动症多动症的病因,至今不太清楚,而多动症的表现是一组症候群。 目前西医认为主要与遗传因素、大脑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轻微脑组织损伤、环境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中医则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就以上可能的致病因素,我们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供作参考: 1、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配偶的选择,要尽量注意有无癫痫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患。 2、适龄结婚,勿早婚,早孕,也勿过于晚婚,晚孕,避免婴儿先天不足。 3、为了避免产伤,减少脑损伤的可能,应尽量自然顺产,因为临床中发现,多动症患儿中剖腹产者比例较高。 4、孕妇应注意陶冶性情,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谨避寒暑,预防疾病,慎用药物。 5、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度过童年,切勿盲目望子成龙,剥夺孩子欢乐的童年,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创伤。 6、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疾病的发生。 7、尽量避免让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 8、不要让孩子长期食用方便面类食品、涮羊肉、烤羊肉串等。孩子每日应饮用充足的水,不能用饮料代替水喝,经常并多吃含水和维生素多的天然食品不失为预防或缓解本病的上策。断增强信心。文献资料指出药物有效,但药物与教育、行为上的指导相结合更为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