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宝宝健康正文

护理新生宝宝 90后妈咪最常犯的10个错

举报/反馈

在育儿的道路上,很多妈妈都时常犯错。尤其是咱们这些90后,完全就没带过孩子,也没有看过其他人怎么带孩子的菜鸟麻麻,经常犯错。

例 :有些麻麻看孩子脸上长疹子就以为是上火了,于是就拼命的给孩子“灌”黄莲水;还有些妈妈,每次看到新奶粉,都想给宝宝更换,想让孩子换种新口味;更有些妈妈倒听途说,以为把孩子的眼睫毛剪了再长,就会长得更长点,更漂亮点。

错了,错了,全错了。黄莲水固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但并不适合新生儿啊;更换奶粉固然能给孩子换不同口味,但这对于宝宝那脆弱的肠胃无疑是一种“挑战”。在育儿的路上,究竟还有多少麻麻在犯类似的错呢?今天,妈妈育儿网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关于新生儿的喂养及护理误区:

1、给新生儿喂黄连水:

在民间,黄连确实常用于治疗新生儿的黄疸,也有的老辈人会用筷子沾一点黄连水喂给新生儿,寓意“先苦后甜”,但是黄连偏凉性,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新生儿喂不好,而且任何药物都含有毒性,新生儿肠胃发育不完全,吃了有毒性的食物很容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至于治疗黄疸,建议爸爸妈妈还是遵医嘱给宝宝治疗为好。

护理新生宝宝 90后妈咪最常犯的10个错

2、频繁换奶粉:

频繁给宝宝换奶粉的人的想法是,觉得同一种配方奶可能在某些方面有欠缺,经常更换宝宝营养更全面,其实这对宝宝的肠胃是一种挑战,宝宝更换奶粉应当循序渐进,按比例更换。

3、给新生儿枕枕头:

新生儿一般不需要使用枕头;婴儿长到三四个月时,其颈椎开始向前弯曲,这时睡觉时可枕1厘米高的枕头;七八个月学坐时,婴儿胸椎开始向后弯曲,肩也发育增宽,这时孩子睡觉时应枕3厘米高的枕头。枕头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宝宝睡眠和身体正常发育。

4、给新生儿挤奶头:

老一辈认为如果不及时为女婴挤乳头,孩子长大了就会形成乳头内陷。其实给宝宝挤奶头很容易发炎,而且所谓的看见的宝宝乳头如蚕豆大小涨硬还有奶水,那只是新生儿的一种生理现象,几周后会自动消失。

5、为新生儿擦马牙、挑破螳螂嘴:

在新生儿时期,唾液腺的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口腔粘膜极为柔嫩,比较干燥,易受破损,加之口腔粘膜血管丰富,所以细菌极易由损伤的粘膜处侵入,发生感染。轻者局部出血或发生口腔炎,重者可引起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其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6、给新生儿剃胎毛、眉毛、睫毛:

有些风俗认为把胎毛甚至眉毛全部剃光,将来孩子的头发眉毛会长得又黑又密又漂亮,其实头发长得快慢细粗多少与孩子的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遗传等有关。

小编记得关于宝宝剃毛发生的悲剧:一个爱美的妈妈为了自己的宝宝眉毛以后能长得浓密,就想给宝宝刮干净重新长,但是又担心宝宝不配合,所以给喂了安眠药,结果药物过量,孩子就再也没有醒来......

7、给新生儿包蜡烛包:

老一辈认为,只有把宝宝紧紧地裹直了,他才不会长成罗圈腿,而且还能保暖、会睡得安稳、不会受惊吓。其实宝宝在母亲的子*内中生活时,自由自在地伸伸手、踢踢脚,不受任何约束。

在出生之后,妈妈反而把宝宝捆裹在“蜡烛包”内,让他的四肢活动受到了限制失去了自由,这种做法会影响宝宝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对宝贝的发育不利。如果裹得太紧,还容易造成髋关节脱位,不利于宝宝的健康。

护理新生宝宝 90后妈咪最常犯的10个错

8、给宝宝剃光头:

婴儿皮肤薄嫩抵抗力弱,剃刮容易损伤皮肤引起感染,尤其长湿疹的头皮不能剃刮,更易感染。宝宝头发过浓密,且逢夏季,建议剃短,但不剃光头。

9、脐疝绑硬币:

在民间关于宝宝疾病治疗的一些偏方有很多,比如出现了脐疝,就有人说用硬币压管用,母婴专家指出,很多宝宝曾深受其害,绑了一个月的硬币,脐疝反而越来越严重,这个方法实在不奏效。

第一,硬币细菌异常多,消毒不完善容易造成皮肤过敏感染。第二,宝宝活动量大,硬币根本无法固定。科学的方法是消毒后,用一小团医用棉花,对准肚脐压下去,使其平坦。并贴上医用防水敷料。注意及时更换,避免皮肤过敏,或者给宝宝用专用的脐贴。有什么不适还是要求助医生,不要迷信广为人传的土方法。

10、给新生儿喂米油、米汤:

有人觉得米汤熬制以后上面的那层米油十分有营养,有些大人甚至在给宝宝冲制奶粉的时候都用米油代替白开水,其实新生儿应该喂配方奶或者母乳,适当喂点白开水,不能喝米汤,米汤作为辅食应该4个月后添加,宝宝肠胃还吸收不了米汤的营养。

本文由妈妈育儿网(https://www.roadlady.com/)小编编辑整理

上一篇:宝宝三个月要补什么 这三种营养必须补其他都是浮云

下一篇:两个月婴儿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与生俱来别不当回事

猜您喜欢

热点阅读

小儿氨酚黄那敏慎用 儿童常备药

月子中心多名新生儿感染肺炎,原

宝宝睡不安稳,可能是脾胃不适!

新生儿肠绞痛的3个症状 教你如何

推荐阅读

吃得不对会变笨!孩子反应变慢失眠烦躁?

输液是不是不太好?

吃了一辈子姜,竟不知它居然是隐藏在厨房里的养生神器